村里的老磨坊“磨”出新味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6月18日,走进乌苏市九间楼乡百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扑鼻而来的是浓郁麦香。一袋袋打包好的面粉码放整齐,将装车发往周边县市商超和食品加工厂。
“石磨面粉采用传统石磨在低速度、低温度的状态下研磨而成,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麦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是真正天然绿色健康食品,自上市以来,获得了一致好评……”乌苏市九间楼乡詹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百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连军说。
詹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九间楼乡百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连军介绍面粉加工流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摄
詹家庄子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主要以种植棉花、玉米、小麦为主。
“过去村里有一个老磨坊,由乡政府创办,主要为村民加工石磨玉米面、小麦粉、黄豆粉等,随着现代化面粉生产设备的出现,老磨坊于2008年停产歇业。”周连军介绍。
为了将老磨坊文化传承下去,成为乌苏市乡村文化发展的一张新名片,九间楼乡党委和政府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后期谋划,引导詹家庄子村重新修复老磨坊,发展石磨面粉传统产业。
2022年,九间楼乡积极争取国家乡村振兴项目资金450万元,对老磨坊进行升级改造,改扩建厂房1100平方米,引进了石磨面粉加工、压榨食用油、粉条三条生产线。村“两委”以老磨坊为资产入股,发动6户村民筹资60万元成立九间楼乡百年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擦亮”老磨坊农产品金字招牌,九间楼乡引导合作社注册“詹家优良” 商标,推出石磨小麦粉、绿豆面粉、葵花籽油、土豆粉条等系列产品。
如今,合作社月产粉条45吨、面粉75吨、葵花油60吨。借助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带货,拓展老磨坊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乌苏市九间楼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贾荣霞介绍,九间楼乡每年优质小麦种植保有量5000亩左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有了优质原料基地的保障,为该乡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年初,九间楼乡又申请了老磨坊二期建设项目,包括新建生产房、库房、保鲜库、粮仓,同时引进杂粮和面条生产线各1条。
“二期项目预计7月完工,到时小麦也进入成熟收割期,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加工种类,将九间楼乡老磨坊绿色有机产品‘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周连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