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辣椒走出国门 带动千余户村民人均增收千元
8月30日,博湖县塔温觉肯乡科克莫敦村椒农在晾晒辣椒。杨依霖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今年阳光充足,加之管理到位,我这6亩地平均亩产能达到六七吨。”8月30日,趁着天气晴好,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塔温觉肯村村民张柱军正忙着采收辣椒。
博湖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且富硒,光热条件充足,赋予了“博湖辣椒”含钙量高、维C含量高等特殊品质,被农业农村部依法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名椒”。
博湖县基层党组织将辣椒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以成立合作社为突破口,鼓励农户入社“抱团”,通过“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模式,达到种植订单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保证农户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博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家。
“按订单种植收入有保障。去掉各项成本,一亩地的纯收入超过5000元。”说起订单农业的好处,张柱军很欣慰。
博湖县经过近30年对辣椒产业的精心培育,目前已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动订单经济、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社实现增收的良好局面。
在博湖县东大罕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从各家各户开来的载满辣椒的小货车、拖拉机接踵而至,红彤彤的辣椒堆积如山,在这里集中加工成辣椒丝、辣皮子后,走向全疆乃至全国。目前,该合作社吸纳社员182名,人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延伸辣椒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博湖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合作社进入辣椒加工行列。目前,全县辣椒加工企业有7家,拥有3条大型烘干线、100余个小型烘干房,全面带动了辣椒产业链的发展。
“好原料才能制成好产品。‘博湖辣椒’除了被加工成辣皮子、辣椒丁,作为笑厨、西尔丹、新建等品牌辣椒产品的原料以外,还供本地万福、江皓等企业加工成辣椒丝和辣椒酱等,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中亚、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塔温觉肯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袁强说。
从鲜食红椒到加工成辣皮子,从线下到线上,从赶场售卖到礼盒专售,从找“婆家”到制成辣椒酱“走”出去……随着博湖县辣椒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博湖辣椒”已名声在外,在鼓起村民腰包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兴旺。
在博湖县,目前辣椒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1000余户村民实现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