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00公里!新疆“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
倒计时
11
天
杭州第19届亚运会23日开幕
你知道吗?本次亚运会实现亚运史上
首次竞赛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场馆灯光璀璨。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这些绿电大多来自“远方”
其中就有来自新疆的风力电能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据了解,今年6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电力交易签约,累计交易电量已达6.2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7.6万吨。新疆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绿电供应最大省份。
昌吉换流站外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摄
跨越4000公里,天山南北的绿电搭载着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源源不断地注入杭州亚运会场馆及办公场地。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通讯员 陈建军摄
小知识
什么是绿电
绿电是指在生产电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和火力发电相比,对环境冲击影响较低。绿电的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
在新疆哈密蓬勃发展的风光电站。张利民 摄
截至8月25日,新疆今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2.6亿千瓦时,绿证交易累计成交102.36万张,两项交易总共相当于12.8亿千瓦时的电量,分别是去年交易规模的22倍、3.4倍,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绿电交易2亿千瓦时、绿证交易40万张年度目标任务。
new energy
绿电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截至7月底,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5114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989万千瓦,光伏装机2125万千瓦。
新疆依托地域优势,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7月13日,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员工进行线路特巡,该条线路是布尔津清洁能源输送至喀纳斯、禾木景区的重要绿色能源通道。努尔别克·努尔曼摄
目前,新疆已集中建成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及准东、达坂城、百里风区等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集聚区,在建新能源规模超7000万千瓦,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new energy
“风光”资源优势突出
01
风力发电
2月23日,华电新能木垒四十个井子80万千瓦风电项目7.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成功。受访企业供图
今年年初,华电新能木垒四十个井子80万千瓦风电项目7.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成功,这也是我区单机容量最大的中速永磁风电机组,运行后转一天相当于6万户家庭一天的耗电量。整体项目共有125台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22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2426小时,可节约标准煤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6万吨,将显著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
02
光伏发电
塔里木油田工作人员在维护光伏板设备。塔里木油田供图
塔里木油田也传来好消息!今年3月,塔里木油田首座对外清洁供能新能源场站——尉犁县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5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大集中式光伏电站——且末县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截至9月8日,塔里木油田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已累计生产绿电10581万千瓦时,折合标油2.22万吨,减碳7.05万吨,可供约4万户家庭使用一年。
03
光热发电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中电工程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一角(2020年12月12日无人机拍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 摄
在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的一片戈壁中,一座锥形塔高耸入云。这并不是传统的火电冷却塔,而是中电工程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这个光热发电项目,由14500多块五边形定日镜,以同心圆的形式围绕着中心吸热塔,将阳光反射到吸热塔上把熔盐加热,从而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白天阳光充足时熔盐将多余的热量进行储存,夜间熔盐释放的热量确保机组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将光资源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的绿色电力。
动图据环球网
此项目是新疆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也是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年发电量约1.98亿千瓦时。
new energy
新疆绿电输送全国
作为我国“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基地之一,新疆不断扩展疆电外送通道,完善市场机制,让更多绿色新能源惠及全国。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出端±800千伏天山换流站鸟瞰图。自疆电外送以来,截至7月底,新疆累计向河南送电3366亿千瓦时。郭健 摄
截至今年6月底,疆电外送电量累计达6759.67亿千瓦时,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其中外送光电、风电等绿电累计达1918.5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670万吨、二氧化硫49万吨、氮氧化物43万吨。外送绿电占新疆送电总量近三成,即每送出3度电,就有近1度绿电。为撑起全国电力保供大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在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周广科摄
新疆为把能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十几年来积极建设疆电外送通道
为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坚强支撑
new energy
“疆电外送”历程回顾
· 哈密—敦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2010年11月,新疆建成“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哈密—敦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疆结束孤网运行,实现了与西北电网的互联互通。
·750千伏烟墩—沙洲输变电工程
2013年6月,“疆电外送”第二通道750千伏烟墩—沙洲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至300万千瓦。
· 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4年1月,新疆首个特高压±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这是第一条“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启了大规模疆电外送序幕。
新疆送变电线路巡视人员在高空对吉泉输电线路进行检查。热那提·热扎克摄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9年9月,该工程投运,首次将新疆电能直接输送到华东地区用电负荷中心。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特高压工程,实现了世界高压输电领域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新疆已经从电网建设的“追赶者”走向了“领跑者”。
图据人民日报
至此,新疆形成了“两交两直”疆电外送四通道格局,输送容量增加到2040万千瓦。
日前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
建成后将成为疆电外送第五条通道
“十四五”期间
新疆电网规划投资超1100亿元
到2025年,将形成
“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主网架格局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
新疆正变身绿电供给的“蓝海”
将不断完善电力交易市场建设
丰富交易品种,提升外送规模
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
(石榴云记者 曾丽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经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