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让“冬日限定”的氛围感热起来
对于很多只想体验别样生活的游客而言,红泥小火炉的温暖、雪中打滚撒欢儿的乐趣、甚至呵气成霜的寒冷,都值得仔细感受,而这些有意思的生活场景恰恰是冬日氛围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蓓
北方的冬季,什么最吸引游客目光?或许是满目山河银装素裹,或许是纵横雪场御风潇洒,但是最近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东北趣味视频给出了另外的回答:可以是温馨如热炕头旁的铁锅炖大鹅,也可以是简单如屋檐下最大的一根冰溜子;可以在哈尔滨市独具风情的中央大街上来一组姿态高冷的“冰雪女王”旅拍,也可以在某个结冰的无名坡道上嘻嘻哈哈“打出溜滑”——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场景,吸引了无数网友点赞并留言“好有趣啊”“想去试试”,原因说来也简单,只为画面里的“冬日限定”氛围感。
说起氛围感,往往是指通过一些可感可知的事物来表达一种情绪或氛围,给抽象的生活韵味和情趣寻找一种具象化表达。近年来,大众消费正在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体验消费升级,消费者更关注个人体验和内心感受,因此注重消费者感受的氛围感经济自然日渐盛行,开启了不少消费新场景。无论是夏天的户外露营,还是冬日的围炉煮茶,都把氛围感拉满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之一。由此看来,要想在冬季旅游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一定不能缺了氛围感的营造。作为传统冬季旅游强省的东北三省凭借氛围感在初冬的网络上掀起一波热潮,给新疆做好冬季游宣传、创新冬季游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今年冬天,新疆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时候要晚一些,但抢抓冬季旅游市场的动作慢不得半拍,毕竟根据各大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来看,2023—2024年冰雪季出游人数及旅游消费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此前新疆各大景区和雪场早早开始备战冬季游,升级基建装备、提升服务品质,也拍摄了不少绝美风光的宣传片、邀请了知名演艺人士倾情代言。冰雪实力、美景大片、名人效应固然吸引眼球,但并非所有游客都擅长冰雪运动,也不是所有游客都向往林海雪原,对于很多只想体验别样生活的游客而言,红泥小火炉的温暖、雪中打滚撒欢儿的乐趣、甚至呵气成霜的寒冷,都值得仔细感受,而这些有意思的生活场景恰恰是冬日氛围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着这条思路看新疆冬日氛围感经济的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元荟萃的文化场景,为追求独特体验、充满仪式感的氛围感经济提供了充足的源泉,接下来需要在宣传推广方面着眼于让更多受众产生代入感,激发出想去体验的消费冲动;在项目开发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场地限制小、可操作性强、游客参与门槛低等优点,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或许我们还记得,一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就能让啤酒配炸鸡成为冬日营造浪漫氛围的标配。那么拥有长达近半年冰雪季的新疆,更有理由在天寒地冻之时,让“冬日限定”的氛围感热起来,给冰天雪地以更多可能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