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两家企业拟成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姚刚报道)11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的公示》,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锡伯族刺绣),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入选。
锡伯族刺绣图案多是表达吉祥意义的牡丹、仙鹤、龙等各种动植物,刺绣的针法主要有串珠、刺花、镶嵌、彩漆等。2011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刺绣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采访对象提供
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从事锡伯族刺绣产品的研发,产品运用非遗特色图案纹样设计,将非遗纹样通过服装服饰、非遗文创产品进行传承推广。“我们成立了非遗工坊、大师工作室对锡伯族刺绣进行传承和保护,创新性和创造性转化方面,公司开发了相关软件,搜集整理刺绣针法、纹样,将刺绣技艺进行数字化,让年轻群体走近非遗。”该公司总经理冬兰介绍,公司开发了旅游文创、高端定制产品等,通过传承和发展锡伯族刺绣带动当地150多人增收。
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采访对象提供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分别在毡子和布料上施绣,所绣内容与草原生活密切相关。2008年,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术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将传统刺绣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刺绣生产、销售带动农牧民通过传统非遗增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依托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项目保护为目的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有效增强项目传承活力、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