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新作讲述一段珍贵的国家记忆
【文化视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蒋大伟
近日,新疆作家丰收讲述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联合出版。
本书中,丰收首次详细讲述了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梳理了半个多世纪的矿业开采发展历程及其苦难辉煌,记述并再现了建设者们胸怀信仰、血脉相传、建功立业的真实故事,呈现出一段珍贵的国家记忆。
“《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是我采用口述和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创作的。自2020年开始,我抢救性地走访了可可托海的创业者和奋斗者,从数百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整理出一批珍贵的口述史,其口述内容占到全书的五分之二。用口述体写,会真实清晰地还原那一代人的眉目,可信度高。”丰收说。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初,可可托海这段历史就进入丰收的视野。那时,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农场当农机技术员,时常因工作关系去可可托海。长时间的接触中,他感知这里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美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寒极湖泊以及漫山遍野的芍药花、草原菊、勿忘我,更有来自五湖四海却如亲兄弟一般,聚在一起肩负国之大任的人。种子入心,萌动、冬眠、再次萌动,近40年过去,他想写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再现共和国建设传奇的念头开始抽条长叶,催生的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功于祖国的人,理应留下他们的名字。经过近两年的奔波采访及写作,他几经取舍,选择了口述和叙事结合的方式,将一个历史深处的可可托海,从共和国建设史中打捞出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脚印女士是本书的策划及出版人,她说:“丰收是当代非虚构写作领域的重要作家,作为兵团二代,他以百余位当事人口述方式呈现那段燃情岁月,留下了第一手珍贵史料,既在叙述中体现出史家的严谨、客观,以及作者对历史材料的把握能力;又在口述中呈现出那一代人清晰的姿影、心灵的秘密。其中,既有对国家史、地方史的重建,也有对数万可可托海人人生轨迹的历史再现。”
正如丰收在书中后记所言:“此著记录、书写的是一众追梦祖国复兴、聚集可可托海和伊犁河谷的人及与他们紧紧相关的事。追梦者心中种下了一颗太阳的种子——信仰,为梦想支付青春、健康,甚至生命,成就关系国家命运的千秋大业。”
据悉,12月20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将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图书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