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数字化治理 呵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只要轻轻一点,通过微信扫描‘安薪码’或者登录新疆农民工欠薪投诉平台微信小程序,就能把欠薪问题直接反映给政府,干起活儿来我们也能把心装进肚子里。”12月12日,在昌吉州一处项目工地上,四川籍务工人员杨东扬起手中的手机说。
今年以来,我区以数据赋能推动劳动者权益保护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600余个在建工程项目、62.92万名农民工纳入平台监管,通过专用账户为农民工发放工资约300亿元。数字背后,是我区坚持源头预防,全链条闭环监管,推动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落地见效的务实举措。
12月4日,克拉玛依市银河路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正在使用系统登记案件。依沙克江·阿不拉摄
今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去年上线运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农民工、银行等各方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全过程实时动态监管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迭代升级。通过优化完善监控预警平台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总包代发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欠薪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欠薪问题一键投诉等功能,实现对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全链条闭环监管,从源头上预防欠薪问题。
为形成欠薪问题投诉处置闭环机制,在设立115个举报投诉窗口和举报投诉电话的基础上,今年,自治区人社厅研发推广使用新疆农民工欠薪投诉平台微信小程序,新增欠薪投诉处理功能,由施工企业、监管部门协同处理解决相关投诉,为了让劳动者维权更便捷,自治区人社厅依托自治区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上线了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系统,实现了案件办理规范全疆一盘棋和案件办理全程电子化。
“我们还开通了在线庭审功能,劳动者可异地网上参加开庭审理,这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优化了仲裁业务体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解仲裁处处长李雅君说,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区111个仲裁院,可以随时提取县市仲裁机构办案数据,实时生成统计报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今年,我区还在全国率先推出新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电子保险保函平台,大力推动银行保函、工程保证保险等方式替代现金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现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保险保函办理线上“一网通办”,使企业购买保险保函便捷化、监管过程规范化、先行垫付简便化,依法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政策,切实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目前,已有12家银行、7家保险公司参与推广,共收取保险保函3256个,为企业释放资金28.18亿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今年我区还启动了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应用工作,自治区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系统不仅具备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功能,而且以上环节均可追溯,能更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签订电子劳动合同39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