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江格尔培训班开班 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12月20日,博州文化馆2023年江格尔传习活动走进精河县文化馆。来自精河县的江格尔传承人、爱好者30余人参加了培训。
在精河县文化馆群众活动室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满都来正在给学员们讲述江格尔的历史文化。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拿出纸笔,认真做笔记。
来自精河县托里镇基布克村的学员克·巴依斯龙第一个来到活动室,他选择坐在了第一排,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解。对于这堂培训课,他期待已久。他说:“我非常喜欢江格尔史诗,听说要举办江格尔培训班,我就第一时间报名了。今天来到培训班上课后,心里非常激动,老师的讲课非常精彩,让我收获满满。”
培训现场,授课老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了江格尔的起源及如何更好传承江格尔 、江格尔大篇幅内容识记技巧、托布秀尔伴奏技巧等内容,授课现场还分年龄段、分层次教授江格尔唱词,老师在现场与学员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认真聆听,纷纷表示,培训班办得非常好,让江格尔传承方向更明晰。
克·巴依斯龙说:“感谢这场活动,让我们有了学习提升的机会,我会在接下来的培训中继续保持热情,认真学习江格尔,发扬传承非遗文化。”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江格尔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分为专家授课、交流学习、汇报演出等环节。
据了解,精河县共有新疆蒙医药、蒙古族婚俗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73位非遗传承人。今年以来,精河县文化馆制定了非遗培训计划,先后免费举办蒙古族长调民歌、托布秀尔等培训10余场次,培训学员700余人次。
精河县文化馆副馆长王蓉说:“通过此次活动,为江格尔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继续扩大‘非遗’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今后,我们会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培训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培养更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焕发新活力。”
(精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叶尔登比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