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阐述 深刻剖析 理顺意达——石榴云/新疆日报“新疆三山”系列报道获各界好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 (记者银璐报道)“‘新疆三山’系列报道将学界对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的探知和研究,做了通俗的转化和阐释,把带有传奇色彩的山脉推至读者眼前,用新疆地标景观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尔克西·库尔班拜克说。
今年以来,石榴云/新疆日报在新推出的《文化润疆》版连续刊发“新疆三山”系列报道,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韩子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于建军,分别以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为切入点,用《巍巍昆仑 文化根脉》《神奇天山 丝路明珠》《阿尔泰山 生命家园》三篇访谈报道,阐述3座山脉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延伸过程中发挥过的重要作用。报道发布之后,收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韩子勇的文字是通透的。在《神奇天山 丝路明珠》一文中,他依然秉持风轻云淡的文风,不仅于欣然然中道出天山的神、形、韵,更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道出天山的历史脉络、现实魂魄、未来愿景。理顺、意达地将天山跃然纸上,浓缩馨香又大气磅礴。”叶尔克西说,“品读文字后,我对‘天山与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秦岭一道构成中国地理的龙脉’有了更亲切深刻的感知。”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敏说:“天山在中华地理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地理标志和文化象征,天山见证了丝路繁荣与变迁,孕育了新疆的地域文化。借由韩子勇老师对天山及其形象意义的解读,我们充分了解到新疆地域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进一步认识到天山在中华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天山作为新疆的地标景观,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璀璨纽带,也将继续见证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繁荣与发展。”
巫新华在《巍巍昆仑 文化根脉》中谈到,昆仑神话是由多民族华夏大地多区域人群于不同时期创造和传承而来的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点和丰富内容的神话体系,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呈现强大的生命力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凝聚力。
新疆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吐送古丽·买托胡提说:“这篇文章提出了诸多关于昆仑山的文化注解,其中的精彩阐述、深刻剖析,更新着我们对昆仑山的认知,也为我们讲好昆仑山故事提供了思路,未来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领略壮丽昆仑的文化风景。”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党志豪认为,“新疆三山”不仅是一个个地标,也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文化标识。这组系列报道通过深入解读,让读者较为深刻地了解到“新疆三山”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于建军常年在阿勒泰地区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他对阿尔泰山的解读,是基于丰富的田野经验、知识含量以及对这座山的诚挚热爱。”党志豪说,“借助石榴云/新疆日报这次访谈,他将阿勒泰地区丰富的文化遗存和价值,自然而通俗地做了有效传播,让大家认识到阿尔泰山早在数万年前就是东西方人群迁徙交往、文化交流、互鉴互融的重要区域,并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