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音乐会”曲目 精粹展示新疆歌舞特色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5月18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新疆博物馆里一场“博物馆里的音乐会”,将这个属于大众的文化节日氛围拉满。吸引着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触摸时光礼物、感受文化传承。
5月18日,新疆博物馆“博物馆里的音乐会”演出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摄
当天未到11时,新疆博物馆门前已是车水马龙。“虽然每天人都不少,但因为今天是博物馆日,来的人肯定比平时多,好多游客开馆前就在排队。”一名门卫说。
12时,“博物馆里的音乐会”准时开演,设在博物馆一楼大厅的演出场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冬不拉、热瓦普、艾捷克、琵琶、马头琴、大提琴……表演者全部是新疆艺术学院的在校学生。3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他们用民族器乐演奏、民歌串烧、民族舞蹈为观众展现了新疆歌舞的绚丽多彩。当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唱起时,观众们挥动着手中的国旗,情不自禁跟着一起合唱。
5月18日,参加新疆博物馆“博物馆里的音乐会”演出的新疆艺术学院学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摄
“没想到还能在博物馆里看到新疆的歌舞非遗表演,我觉得今天真是赚了,这些演出的小哥哥小姐姐真养眼。新疆博物馆真的超乎我想象,气氛超好。”广西游客黄湘俊在演出结束时的共舞环节里跳得不亦乐乎,她抖着肩膀学跳“黑走马”,觉得意犹未尽。
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已是第二次带学生来博物馆演出,“去年那场‘博物馆里的音乐会’很成功,学生们特别喜欢这种与公众近距离接触的演出形式。他们参与演出的热情很高,早早就开始准备了。”阿不都赛米说,学校发出要举办这场音乐会的消息后,有很多学生踊跃报名,今天来演出的是“全新阵容”,节目也是新排练的,“尽量避免和去年重复,挑选大众熟悉的,同时可以精粹展示新疆歌舞特色的曲目。”
阿不都赛米现在主要从事新疆非遗文化艺术研究,博物馆是他和家人、朋友以及所教研究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我自己就是博物馆爱好者,现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许多从疆外来的学生,我都建议他们要多来博物馆看看,这里是了解新疆的第一站。”
5月18日,新疆博物馆“博物馆里的音乐会”演出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摄
有几位穿旗袍弹琵琶的女生很引人注目,她们都是琵琶专业的学生,多是从全国各地招考来的新生。来自山东的大一学生陆婷说:“我上中学时只知道课本里的新疆,那时就非常向往。现在来这里上大学,想好好看看它究竟是怎样的。”杨旭来自河北,已经利用假期去过了赛里木湖、喀纳斯、火焰山等地,她对新疆民族乐器萨塔尔很有感觉,“那个声音一拉起来,就让我想到了沙漠。”
姑娘们指着木卡姆演唱专业的艾力·库提说:“看,木卡姆帅哥,我们在学校看过他们的演出。”已上大三的艾力说,他已经学习了3套木卡姆演唱曲目,前不久才与这些琵琶专业学妹一起去北京演出回来。“现在学校里外出交流演出的机会很多,我们与其他专业同学也经常合作。博物馆里的演出氛围真好,我们很开心。”艾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