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张充满共情的“青春答卷”
高考不仅是青春里的一场际遇,更是时代叙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高考走向更好的未来,是每个考生的平凡追求,也是许许多多普通中国家庭的朴素梦想,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平凡”,造就了如今中国社会的不平凡
侯辉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了帷幕,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带着家人的期待和全社会的祝福即将奔赴考场,书写那张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每逢高考,互联网上就会有各种与高考相关的话题,也许只是几张照片、一个视频、一段音乐,却满是青春、理想、惜别的情愫。每每这时,许多人都会回望自己的高考,怀念那个伴随着夜风蝉鸣的夏天,和那股绝不服输的少年气。无论时代如何改变,高考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它关系着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对于考生来说,它不仅是对知识水平的测试,更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第一次独立闯关的人生驿站。而人生总有那么关键几步,高考或许正是其中之一。
因为高考是现实而“坚硬”的,它也是一张以坚强、坚持、坚韧等品格为底色的“青春答卷”。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北京一个班主任拍下多名高三学生头顶的白发,让许多家长老师心疼不已,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笔者的侄子也是今年的高考生,自从春节后,家族聚会再也没见过他的身影,元宵节的一聚,小伙子放话:高考结束后见。高考前夕,各种全力以赴投入高考的画面,对很多有考生的家庭来说都是寻常场景。当这种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你还会说当下的年轻人是“躺平”的一代吗?毫无疑问,他们绝对是最努力和最上进的群体之一。
因为承载着几代人难忘的记忆,高考,还是让无数人共情的“青春答卷”。每逢高考,全社会的关注点都在高考学子身上,各地各部门推出各种举措为高考“保驾护航”,从交通出行、市政管理,到卫生健康、心理辅导等多方面发力,为高考让路,为考生提供帮助,全力保障每位考生从容赴考。这种对高考生全方位的呵护,不仅是社会释放的善意,更是一种深刻的共情。大家希望每一个考生都能顺利度过这一人生关键时期,既有过来人的同理心,更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期待,对读书、成才、奋斗的赞美和鼓励。这无疑是人们通过高考体现出的共同价值追求。
尽管“高考无用论”“学历无用论”一度在社会上流传,但无数事实证明高考的重要性从未被削弱。因为高考除了在现实中获取更多的上升通道,为未来打开更多的人生可能外,还有一个被越来越多人认可的共识:拥有基本的文化素养与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不可或缺的素质。而高考培养的正是这种能力与精神。
高考之所以牵动人心,还因为它仍然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也始终是守护教育公平公正、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内容。这个公平公正的底线,是承载全社会对教育公平期待的基础,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容挑战,正因如此,无数学子才为之拼搏奋斗,人们才对高考保持高度认可和重视。
高考不仅是青春里的一场际遇,更是时代叙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高考走向更好的未来,是每个考生的平凡追求,也是许许多多普通中国家庭的朴素梦想,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平凡”,造就了如今中国社会的不平凡。星光不负赶路人!期待每一个考生都能旗开得胜、如愿以偿,写下不负自己、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