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行走伊犁河丨从险象环生到大道通途 千年古道的旧貌新颜
大河滔滔,滚滚向前。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8月21日,伊犁融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辉煌70年·行走伊犁河”采访报道活动,从大河之变,看伊犁70年发生的沧桑巨变,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路径之变、增长动力之变、人与自然之变和百姓生活之变。
伊犁河是伊犁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河水灌溉了伊犁河谷这片肥沃的土地,也滋养着在这里生活的各族群众。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向东流经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与右岸支流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汇合后称伊犁河。
奔流不息的伊犁河汇天山雪水,流广大疆域,滋养大地,哺育万物,是新疆径流量最大的内陆河,其河面宽阔、风光秀美。70年来,滔滔长河见证着两岸发生的巨大变迁,映照着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幸福美好的生活。
伊犁融媒体中心派出采访组进行采访。
8月21日起,伊犁融媒体中心派出采访组,分别从伊犁河的三支主流发源地沿河而行,通过实地寻访,感受时代变迁和两岸人民生活,以沿途所见所闻,烛照历史,溯源文化,记录城乡巨变、时代发展,呈现自古以来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疆的历史事实和携手奋斗共建家园的美好画卷,从更广视角、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系统地触摸、解读、传承伊犁文化。
记者们将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下一个个鲜活生动、饱蘸深情的伊犁故事,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擦亮伊犁高质量发展、生态立州、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金”字招牌,讲好伊犁故事。
初秋的昭苏是金色的,深深浅浅的金色遍布高原大地。在金色里间杂着还未泛黄的青色原野、浅紫色的紫苏田地。远处天山如黛。阳光照耀下,层叠的山峦仿佛笼罩着濛濛青烟。8月22日,采访组在这样一番壮阔多彩的景致中,沿着特克斯河一路向西,到达夏特古道,开启“辉煌70年·行走伊犁河”伊犁融媒体中心报道活动的寻访之旅、见证之旅。
流经昭苏盆地的特克斯河。王志华 摄
从14天到2个半小时
他说“这是国家的发展,是我们的幸运”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州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南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全长12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在唐朝高僧辩机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唐玄奘赴印度求法途经这条古道时的见闻。虽然夏特古道是沟通天山南北的一条捷径,但路途十分险绝。
险到何种程度?清朝大臣景廉在翻越木扎尔特冰川时,曾说“其道路之崎岖,山川之诡异,诚有非意料之所及者。乘危履险,生死呼吸,壮志豪情,一时俱尽”“行路之难至此极”。
木扎尔特冰川下静静流淌的夏塔河。王志华 摄
即便如此,对于要讨生活的人来说,再难的路,都要试着走一走。采访组此行探访夏特古道的向导阿迪力江·阿布来提就曾多年在这条古道上奔走。阿迪力江是夏特乡达甫乎尔村村民。他第一次穿行古道时是1982年,刚及20岁,“为了找买卖嘛,赶了7头牛、2匹马从夏特古道去阿克苏卖。”
记者在夏特古道采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村民阿迪力江·阿布来提,他曾多次穿行古道。李剑 摄
“没想到竟是那么难走的一条路!”站在夏塔大峡谷将军桥处,阿迪力江指着峡谷尽头的木扎尔特冰川说:“看,那里常年都是雾。”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望,银白色的木扎尔特冰川在两山之间巍然生光,令人心生向往。但当年,阿迪力江走在其中,他切身面对的是声震山谷的河流和路侧刀割斧削般的崖石。雾气缭绕,狭窄的路面掩映其中,再加上风雪常常忽然而至,路面瞬时消失不见。对他来说,夏特古道上没有壮阔景观,只有生死攸关。走过一次之后,他就不敢再走。
后来,阿迪力江有了家,有了孩子,生活的担子直接压在了肩上。曾经可以不敢,但现在必须鼓起勇气走。于是,他再次赶着牲畜走上了古道。从1991年到1997年,每年走两趟,6年下来,阿迪力江记住了古道每一段路的名字。事实上,这些路名是一辈辈穿行古道的前人的经验总结。走到西巴勒克(弯弯曲曲的路)时,看不到路,就通过人们堆在路边的石头辨认路途。翻越哈达木孜(冰台阶)时,得在冰面上撒上砂石,待砂石冻住后再走,“不然,人走上去,‘嗖’一下就会滑到悬崖下面,找不到了。”
经历过艰难,才更能对生活变迁生出强烈感触。阿迪力江说,1997年之后,他买了一辆东风牌的八平货车,拉着牛羊,从独库公路去南疆售卖,“路程从走夏特古道的13天、14天缩短到了3天。”
G219线昭温公路建设项目EPC-1标段综合场站负责施工过程中钢构件、钢筋制品、混凝土、仰拱预制块加工,为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物资保障。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供图
更让他兴奋的是,2023年秋天,在紧邻夏特古道的西侧,全长237公里的G219线昭温公路项目开建,预计将于2027年10月竣工。不同于独库公路的季节性通车,昭温公路届时可保证全天候通车。从项目开建至今,阿迪力江已经三次从昭苏坐飞机前往阿克苏去探访道路那头的建设情况了。他一天天盼着昭温公路建成通车的那一天。他在抖音上分享公路建设情况,说:“昭温公路建成后,我再去阿克苏温宿县,就只要2个半小时了,这是多大的好事!这是国家的发展,是我们的幸运。”这条抖音的浏览量是他发布作品中最高的,达到上万次,获得了上千个赞,打开评论区看,是上百个竖起的大拇指。
记者在村民家采访。王志华 摄
“等路一建好,来的人就多了,生意就更好做了嘛。一个人来,赚一块钱,那1万个人来呢?100万个人来呢?”阿迪力江说得朴素。他定睛看着记者,带笑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的笃定。
这是阿迪力江的期望。在更大范围内,这条公路的建成将把伊犁首府城市伊宁到阿克苏地区首府城市阿克苏的驾车里程缩短至440余公里,成为连接伊犁河谷与南疆的最便捷的通道,可极大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有力推动南北疆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昭温公路沿线所有人家的期望。
从空谷回响到人头攒动
他说“我特别骄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夏特乡坐落在夏特古道谷口处一片开阔的原野上。夏特古道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退出了沟通南北疆商旅往来的舞台。作为古道驿站,当年一度热闹的谷口也渐趋安静。
夏塔河在峡谷中穿行。李剑 摄
这份安静让2020年初从特克斯县调至夏特乡任夏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的努尔布拉提·吐依西别克内心充满了迷茫。那时,他刚35岁,踌躇满志。“可这里太偏远了,该怎么发展呢?”站在乡政府的院子里,努尔布拉提用手指指四周说,“当时全乡只有一座两层楼的宾馆,一个农家乐。一到夜晚,整个村庄特别安静。”
巨大的变化在2021年后悄然发生。其时,伊犁州深入推进旅游兴州战略,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广文旅宣传,文旅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条千年古道,夏塔景区凭借壮美的风光和厚重的底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夏塔景区络绎不绝的游客。王志华 摄
昭温公路开建后,夏特乡又将重新成为南北疆往来的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加古道风光,这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让夏特乡迅速蝶变。“现在,夏特乡的民宿达到了120家。” 努尔布拉提再把手一抬,向夏塔景区入口处一指,“那里正在建的是星级酒店,我们乡正在建的有三家星级酒店。在旅游旺季,这里一天的游客量能达到1万多人。一到晚上,中心广场上就会有篝火晚会,各族百姓和五湖四海的游人一起唱歌、跳舞,特别热闹。”
眼下这热闹的景象是4年前的努尔布拉提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亲身所感受到的迅猛发展的局面,这一系列因素让这个年轻干部浑身洋溢着激情。他向我们列数这两年依托夏塔景区,实施的一系列发展措施:为了丰富夏塔景区内的旅游业态,同时帮助景区内的牧民增收,组织了30户牧民利用自家小木屋设立爱心驿站,免费向游客提供奶茶、酸奶疙瘩、包尔萨克等传统小食,此外,还可兼顾经营小卖店、应游客要求提供餐食;乡里争取了890万元旅游资金项目,在景区内建成25座现代式毡房、5座小木屋、2间公厕,修建木栈道,进一步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别斯喀拉盖村通过争取到的700万元旅游项目资金投入购买20辆景区区间车,以2万元/天的租赁方式承包至景区,壮大村集体收入,目前经过两个月运营,已经收入120万元;组织景区内的牧民成立马队,向游客提供骑马服务,一匹马一个月可为牧民带来万余元的收益……
夏特乡达甫乎尔村村貌。肖开提 摄
他一口气说了很多。最后,他笑道:“之前来了不知道怎么干,现在是干得浑身是劲儿。看到村民们增收致富后脸上的笑容,作为乡长,我特别骄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所说的笑容,采访组在阿迪力江的脸上看到了,在艾尼瓦尔·叶尔肯的脸上也看到了。艾尼瓦尔正是努尔布拉提所说的马队队长。他今年38岁,自小在夏特古道的峡谷里生活、长大。小时候的古道,听得见水声、风声,羊咩马嘶,但很少听到人声,更看不到游人往来。大学暑假回家时,古道里开始出现游人。大学毕业后,他率先回到古道,用自家马匹供游人骑乘。而今,他和村民们已经组建成了200匹马组成的马队,为150户牧民家庭增加了收益。就他自己来说,仅去年三四个月的旅游旺季期间,他的5匹马为他带来了8万元的收入。“今年估计能超过10万元吧!”艾尼瓦尔说:“看到这么多的游客来这里骑马,我妈妈特别高兴,她常说,谁能想到,我们的马能为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收入呢!”
曾经的部分夏特古道成为如今景区内的观光公路。肖开提 摄
当采访组提出想要为马队拍照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所有的马都已经骑出去了,还有游客在排队等着要骑马呢。”虽然没能拍上冰川脚下马队列队而行的照片,但我们并不觉得遗憾。马儿很忙,这对马队里的每一位牧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儿。
环顾四周,游人熙攘,大家在峡谷里散步、拍照。观光车载着满车的游人来来往往。峡谷内傍河逶迤的那条颠簸古道现在成为一条宽敞的双向柏油车道。“很多的想不到”正让这条千年古道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与古道隔山并行的昭温公路则让历史与现代在此交会,让当下的大道通天山回应了世代无数人的期待。
(伊犁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志华 李剑 肖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