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政企恳谈会上,看各区县亮优势、比服务
有的走进风电场,有的来到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有的前往高新人才大厦,有的置身新疆SSSSS级滑雪场……
2月21日,在乌鲁木齐市政企恳谈会现场,各区县以视频短片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主要领导以“推荐官”的身份集中亮相,用充满感情、冒着热气的话语,宣介各自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生产基地及配套能力、投资优厚政策、服务等概况,将每一寸蕴藏商机的热土呈现给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并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
天山区:打造现代服务业价值高地
天山区推出了中湾街城南巷子商贸综合体、新疆国际大巴扎三期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街区等150个重点项目,蕴藏700亿元投融资需求,为企业家提供最佳投资发展机遇。
谋划了三屯碑滨水新城、跃进街生态住区、明华街绿洲舒境等9个片区38宗1633亩的房地产项目,投资规模达180亿元,诚邀实力企业共同筑造“好房子”、创造“好生活”。
优选了中天广场、怡和大厦等65处高端商务楼宇,腾挪出33万平方米黄金空间,邀请总部基地、研发中心、金融商贸等各类企业落地发展,共襄城市楼宇经济盛举,共筑现代服务业价值高地。规划了“丝路听谷+”新疆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东大梁科创园和花儿沟融合产业园。
市委常委、天山区委书记李刚说,天山区将始终秉持“尊商、亲商、安商、护商”的理念,虚心当好“店小二”,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甘泉堡经开区:“四向”发力,吸引实体产业投资兴业
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是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乌鲁木齐核心承载区,是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协副主席、甘泉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建华说,将在向高、向智、向绿、向新发力,吸引实体产业投资兴业。
在向高方面,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配套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依托园区龙头链主企业,推动硅基、铝基、碳基、生物基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在向智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加速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在向绿方面,依托我市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资源,充分发挥园区90平方公里增量配电网的优势,最大限度为产业发展提供绿电保障,带动新型储能、绿色能源协同发展。在向新方面,推动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
米东区:全力构建“3+3+2”新型工业化体系
米东区一二三产齐全,是首府经济发展的“第二主战场”,更是实体企业的主要集聚区。今年,这里将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首府“5+2”现代工业体系布局,全力构建“3+3+2”新型工业化体系(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电力设备、环保建材、装备制造为协同产业,以纺织服装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为新拓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乘风起势。
在加快培育龙头链主企业,推进华电、新华水电等区域总部基地项目落地的同时,招引高能级消费、酒店商业商务等项目,吸引万象城、华尔道夫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落地,打造高端新兴消费地标和潮流集聚地。
米东区委书记张峻祥说,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助力工业强市战略、融入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乌鲁木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贡献力量。
经开区(头屯河区):成为首府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是新疆首个国家级经开区,集自贸试验区功能区块、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区、行政区于一身,“五区”叠加、平台集聚。
今年,经开区(头屯河区)将按自治区党委、乌鲁木齐市委对“成为首府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的要求,加快建设亚欧陆路国际物流枢纽、国际供应链组织中心、开放型产业集聚高地、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
经开区(头屯河区)委书记周晨介绍,今年将推动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打造高铁特色金融商务集聚区、北站国际商贸物流承载区、白鸟湖宜居康养功能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承载。
同时,将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商贸物流、数字经济项目集聚发展,引进新能源矿卡、绿色矿山机械、纺织服装等项目,让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
高新区(新市区):加快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集群发展
高新区(新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在全市1/3以上,2024年成功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
高新区(新市区)委书记贵浩介绍,高新区(新市区)是首府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区、最具开放活力的城区、最具营商活力的城区。
高新区(新市区)将充分发挥国字招牌优势,打造科创中心、人才高地,并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打造空港枢纽、开放窗口。同时,加快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集群发展,谋划布局低空经济,积极推动“疆药”出疆,争取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并加快建设中国—亚欧国际港,探索空铁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更好畅通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
当前,高新区(新市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先导区、自贸试验区样板区、现代化国际城市核心区,为首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沙依巴克区:提出“345”发展战略
沙依巴克区是首府至关重要的商贸核心区、服务业聚集区、陆路交通重要枢纽,兼具生态环境优美、历史底蕴深厚、产业繁荣兴盛、民生福祉优渥等独特优势。
沙依巴克区委书记李翔介绍,近年来,沙依巴克区创新提出“345”发展战略,精心擘画商贸流通业核心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蓝图,悉心编制“城市中央活力轴线、科教创新产城融合轴线、文旅生态兵地综合轴线、特色产业功能轴线”四条发展轴线,潜心谋划“现代农业、新兴工业、友好商业、城南新区、雅山生态”五大发展引擎,向新求变、向质求实,全力推动沙依巴克区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今年,沙依巴克区将深挖经济潜力,推进城南片区及永丰镇建设,加大招商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与社会各界人士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绘丝路花园新画卷。
水磨沟区:把“五大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水磨沟区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紧抓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重大机遇,聚焦“一廊引领、五区协同”空间发展布局。
水磨沟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卫东说,将用好会展片区开放平台“集聚优势”,发挥河马泉片区科创要素“引领优势”,挖掘东部三村近郊休闲“绝对优势”,把握水磨沟工业园区位地缘“比较优势”,激活老城片区城市更新“潜力优势”。
水磨沟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成为“首府科教创新先行区、全疆现代服务引领区、西部绿色发展示范区”。
今年,水磨沟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党建搭桥、业务相融、优势互补”的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新模式,竭力为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安心发展。
达坂城区:打造西部绿色能源新标杆
达坂城风区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有“中国风谷”之称,每年153天—171天的风期,风能年蕴藏量达250亿千瓦时,风电面积近2118平方公里。当前,665万千瓦的风光装机容量构建起能源矩阵,9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点亮了丝路明珠,亚洲首台风机诞生地的荣耀,让这里成为绿电革命的先锋。
地上,抽水蓄能、智能电网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铜矿、玄武岩等13种资源静待开发。
达坂城区委书记刘海江说,达坂城,正以“风光无限”的底气,打造中国西部绿色能源的新标杆。
如何扩大投资,推动项目落地达坂城?刘海江说,“领办代办”全程护航,“领导包办”破除壁垒,以最大的诚意践行“亲商三诺”——服务效率优质便捷,生产要素保障无忧,企业回报高于预期,绝不错失一个机遇,也绝不耽误一个项目。
乌鲁木齐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发展
乌鲁木齐县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是首府后花园、新疆会客厅。
其中,乌鲁木齐县交通资源便利快捷,生态资源瑰丽天成,冰雪资源独具卓绝,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滑雪地之一,是“全国冰雪旅游十强县”“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同时,乌鲁木齐县风光、矿产资源丰富,年均风日354天,年均日照2814小时,拥有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和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富足优渥,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是“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这里是机遇的沃土,更是共赢的舞台。”乌鲁木齐县委书记师庆三说,乌鲁木齐县将始终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发展,其中,今年,重点建设项目21项,总投资80.2亿元。在乌鲁木齐县文旅康养、新能源开发、现代农业、房地产等各个领域都蕴藏无限可能。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贾梦妍 盖煜 王丽娜 王丽丽 牟敏 王磊 史传芝 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