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到蓝天 哈萨克族小伙逐梦云端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3日电(记者 苟立锋 丁磊)早春的伊犁河谷依旧冰封雪盖,米尔别克·特留别克驾驶着直升机从半山腰呼啸升空,旋翼扇动积雪飞溅,轰隆声响彻山谷。马背上长大的米尔别克,如今在天空之上一次次飞跃牛羊成群的那拉提草原。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景区上空,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做针对性飞行训练(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米尔别克出生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父母都是地道的哈萨克族牧民,如今同事们亲切地叫他小米。母亲回忆,小时候爱哭闹的小米只要一看见飞机模型,就会露出笑容。“一堆玩具放在那里,我就要那个模型,也许这就是梦想的种子吧。”米尔别克说。
然而,世代放牧为生,一家人逐水草而居,小米从记事起便在马背上颠簸,连飞机都没有见过,更不必说成为一名飞机驾驶员。不过随着教育的普及,小米也在慢慢走出草场,接触外面的世界。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工作之余骑马漫步在那拉提景区(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18年从职业院校毕业后,小米回到家乡景区机场,成为一名地勤人员。每天目送一架架飞机呼啸起降,轰隆隆的引擎声让他心中渴望飞行的梦想再次被唤醒,想学飞行执照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
“爸爸妈妈飞机都没坐过,一听我要学开飞机,一下愣住了。”直升机安全吗?学到以后能干啥?得花多少钱?一时间家人的担忧如潮水般涌来,小米耐心跟父母普及直升机知识,讲解新疆旅游发展的前景。“现在来我们新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喜欢坐着直升机欣赏咱们新疆的美景,不担心找不到工作。”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新疆那拉提羽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直升机起降点,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右)和机务人员在飞行前检查机上设备(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看着孩子执着的态度,父母还是被小米说服了。学习直升机驾驶的过程并不轻松,2023年小米来到新源县报名,正式登上直升机跟随师傅渠敬伟学习。
2023年4月1日,这是小米翱翔蓝天的起点,第一次坐进直升机驾驶舱的时候,他紧张得全身冒汗,一时忘了要干什么。第一堂课是练习空中悬停,刚一上手就让小米吃了苦头。
“一开始控制操纵杆,在师傅手里好好的,到我手里飞机就不停地摆动。”小米笑着说,地勤的几位同事告诉他,初学驾驶时,他开的飞机在天上摇摇晃晃,像“一盘菜在锅里翻炒”。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景区上空,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做针对性飞行训练(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小米没有气馁,他反复跟师傅渠敬伟请教,一有时间就研读直升机教材,从操纵杆到反扭矩脚蹬,从总距杆到各类仪表参数,经过刻苦钻研练习,用了一年多时间,小米先后拿到了直升机私用驾驶员执照和商用驾驶员执照。
“孩子机灵、刻苦,热爱飞行,胆大心细,一看就是能飞出来的。”新疆那拉提羽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飞行教练渠敬伟说,现在新疆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正好他们公司也需要一个直升机驾驶员,学成出师后他主动邀请小米加入公司。
2024年旅游季,小米驾驶的直升机搭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俯瞰游览那拉提草原、杏花沟的美丽风光。在驾驶飞机的同时,他还当起了导游,给游客们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分享自己如何从一名牧民的孩子变成直升机驾驶员。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景区上空,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左)和师傅渠敬伟做针对性飞行训练(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新的旅游季马上来了,我们这两天正在抓紧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之后每次的飞行安全。”小米说,现在他有时坐上飞机也会恍惚,自己的梦想竟然真的实现了,今年夏天他还打算接父母过来,让他们也坐上自己驾驶的飞机,看看美丽的那拉提。“他们现在逢人就说我是飞行员,怪不好意思的。”小米有些害羞地说。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新疆那拉提羽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直升机起降点,米尔别克·特留别克完成针对性飞行训练(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小米的梦想照进现实,翱翔蓝天让他感觉每天幸福充实,现在每当夜幕降临,小米宿舍的台灯总会亮到深夜,飞行原理、航空英语、机械构造的书籍堆在桌上,他又有了新目标:像师傅那样,考取飞行教练执照,为更多向往蓝天的孩子插上翅膀。“我一定能行。”小米坚定地说。
(视频拍摄:丁磊 苟立锋 逊哈尔·热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