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干部小胡的4000张笑脸计划 :“沙漠里的‘天安门’比电视上还亮堂!”
“丫头们扛着‘天安门’来拍照那天,我特意穿上了压箱底的衣服、戴好党徽。站在镜头前,想起当年在电视里看阅兵,如今咱沙漠里的巴郎子也能和北京同框!我给在外打工的儿子扫二维码时,儿子在电话那头哽咽道‘ 沙漠里的天安门比电视上还亮堂!’我们都知道,照亮沙海的不是背景布,是党给我们边疆群众心里点的灯。” 村民亚森·麦合木提说道。
一张照片,一份牵挂;一块幕布,千里温情。3月24日,在新疆和田县阿瓦提乡的乡间巴扎上,一场别具意义的“我与天安门合个影”拍摄活动温暖了村民的心。00后基层干部小胡用一块印有天安门广场的虚拟背景布,为238位村民拍下“天安门留念照”,让从未走出过新疆的老乡们圆了“首都梦”。
田间偶遇触发暖心行动
小胡是一位刚毕业的00后大学生,毕业后来到了新疆和田县,现在是和田县阿瓦提乡的一名基层干部。前些天,小胡在走访时,在田间偶遇了买买提艾力大叔,他腼腆询问能否帮他和妻子拍张合影,又轻声感慨:“要是背景是北京天安门就好了……特别想去,但腿脚受伤行动不方便。”这句话让小胡深受触动。她发现,许多村民对首都北京充满向往,但因年龄、健康等原因难以远行。于是,她萌生了将“北京天安门”搬到村民身边的想法。
虚拟背景承载真实心愿
小胡自费定制了天安门广场背景布,在乡巴扎支起简易摄影棚。消息传开后,村民们扶老携幼赶来“打卡”。镜头前,27组三代同堂的温馨全家福,18对婚恋伴侣紧握双手,还有头戴花帽的孩童踮脚模仿“小军人”敬礼。买买提艾力大叔特意换上好看的衣裳,与妻子在“天安门前”留下非常正式的合影。“这照片要用相框珍藏起来,告诉孩子们我们夫妻俩‘到过’北京天安门啦!”麦麦提艾力眼角泛泪。
艾尔肯·艾拜拿着照片给儿子说:“孩子,你看这沙漠里的天安门多鲜亮!爸爸小时候跟着爷爷放羊,连县城都没去过。现在党把北京的阳光送到咱们家门口,就是要让你们这代娃娃知道我们的根扎在和田的沙土里,心却要朝着天安门的方向长。等你戴上红领巾那天,爸爸带你去北京,去看咱们的首都!”
基层服务彰显青春担当
“00后”小胡的创意迅速引发连锁效应。和田县宣传部门表示,将推广这一模式,为更多乡村配备“移动摄影站”,并开发“云游中国”系列背景。阿瓦提乡党委书记冶君评价:“年轻干部用‘小切口’解决群众‘心头事’,正是乡村振兴需要的创新思维。”
目前,小胡已收到村民的“新订单”——“想看故宫”。她正筹划制作北京故宫的背景,并联系北京市的志愿者互换“家乡风景照”,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走遍中国”。正如她所说:“每一张照片都是通向远方的窗,我要帮乡亲们推开这扇窗。” “接下来,我还计划拍摄‘4000张笑脸’,我会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更多普通群众的美好瞬间。”说到接下来的计划,小胡的眼神异常闪亮。
一块幕布,架起跨越山河的情感桥梁;一次快门,定格基层治理的为民初心。从“天安门合影”到“看见故宫”,年轻干部用创意与温度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边疆群众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和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