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丨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强区之路
●《今日新疆》编辑部
重点实验室164个,其中国家级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1个,其中国家级5个;高新技术企业2529家,全年自治区级科技新立项项目1524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关于科技的一个个数字,勾勒出新疆科技创新日渐丰厚的“家底”,表明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强区之路越走越宽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新疆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树立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谋划实施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科技事业发生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这两年,新疆科技创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推进: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天山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起来了;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煤层气勘探开发、CCUS产业化发展等科技项目干起来了;用真心诚邀天下人才,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启动科技“银龄人才”计划,一批院士、领军人才陆续引进来了。
2024年作为更是夺目:塔里木油田万米超深钻井刷新亚洲纪录;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百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23年的第30位上升至27位,“新疆成为西部创新转型的典型”。天山南北正在形成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新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是集聚科技人才、增强新疆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谋划推进新疆科技创新工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全面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科技强区,加快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观念,抓住重点、协同推进。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紧扣“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求、体现新疆优势特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打造更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构建以“两区”为核心承载区、以南北疆创新网络为延伸的发展格局。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有的放矢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研究完善科技发展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调动高校和各类科研院所积极性,大力培育发展高水平科研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扩大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提升四方合作机制效能,推动科技援疆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与周边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推进理工类、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引育急需紧缺人才、高端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疆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就一定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