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喀什市:打造多元解纷“终点站” 智能化服务暖民心
5月6日,喀什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耐心为来访群众释法解惑。通讯员 延治璋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周妤羲 通讯员 延治璋 朱克勇
5月6日,记者走进喀什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大厅内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来访群众释法解惑。一旁的自助服务区,几名群众在“中国司法便民平台自助查询机”前查询法律信息。在这里,矛盾纠纷的化解正以高效、智能的方式有序进行。
今年以来,喀什市持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原“喀什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基础上,打造“1厅、9区、N个功能室”综合性服务场所,设立24个服务窗口,构建起资源整合、创新方式、提升效能的社会治理平台,让群众化解矛盾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自4月9日喀什市综治中心揭牌运行至今,该中心成效显著,共受理各类诉求211件次、406人次,现场办结175件次、230人次,办结率达83%。
4月27日,市民滕某到综治中心反映,他去年在某服装连锁品牌专卖店办了10000元会员储值卡,近日查询账户时发现有一笔850元的异地消费记录。滕某近期未离开喀什市,且在异地无亲戚,前往门店核实,商家却推卸责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门店负责人,建议其与外地连锁店沟通。经查,是店员操作疏忽,误将他人手机号码输为滕某账户信息导致误扣。最终,涉事门店将款项全额退回。滕某对综治中心的高效调解赞不绝口。
喀什市综治中心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为目标,按照“应进必进、职能关联、服务便民”原则,统筹政法、民政等19个职能部门,缩短跨部门事项办理时限,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引入20家律师事务所的80余名执业律师、29名法律专家等,充实调解力量。运行以来,律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2场次,提供咨询服务27场次。
4月24日,某出租车公司驾驶员代表卡某将一面锦旗送到综治中心。此前,某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认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不合理,希望更改内容。4月21日,卡某等8人作为驾驶员代表将问题反映到喀什市综治中心。
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组织交通、司法行政等部门成立专项调解组。调解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找利益平衡点,最终公司组织股东会议,对驾驶员申请事项作出决议,公示合同变更内容,驾驶员可根据自身要求解除或重新签订合同。
综治中心对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按规定流程转办、交办。根据矛盾纠纷性质、类型、涉及部门,精准分流至相关责任单位并具体到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同时,综治中心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反馈办理结果,办结后及时回访,掌握群众满意度,实现从矛盾纠纷“中转站”到“终点站”的转变。
为提升智能化水平,喀什市综治中心在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建立自助服务区,配备“中国司法便民平台自助查询机”“智慧司法一体机”等设备,方便群众咨询法律问题。
喀什市综治中心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为多元解纷提质赋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群众信赖的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