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疆故事⑧丨在新疆的每一天都是庆典 每一个新疆人都是一首诗
阿卜杜拉·努尔丁
2011年,我首次抵达中国,走进北京这座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城市。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与古香古色的古刹间,我开启了四年的博士学习旅程。求学之余,我走过中国多个地方,北至冰雪覆盖的城市,南至温暖湿润的沿海地区。2014年,我结束学业返回苏丹,尽管曾多次听闻内蒙古与新疆的壮美风光,但非常遗憾始终未能到内蒙古和新疆走一走、看一看。
2024年夏,石河子市周边郊游留念。作者供图
2017年,我有幸再次开启中国之旅。在内蒙古工作、生活的一年半里,我与当地牧民和谐相处,体验到传统游牧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对了,我还学会了骑马,特别爱喝他们的奶茶。广袤的草原,让我领略了壮美的风光,也收获了内心的平静。这一切的美好,都更加坚定了我走进新疆的愿望——而我,又要等到何时才能踏上新疆那片令我欣然神往的土地?
中国人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9年,我有幸第三次来到中国。这一次,我终于如愿抵达新疆!我来到有着“亚洲腹地的璀璨明珠”之称的石河子市,成为了石河子大学的一名教授。
初到石河子,这里宽敞整洁的街道、丰富多样的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场上每天傍晚都在上演着盛大的广场舞,多民族居民同歌共舞和谐相处,像一支丰富多彩的交响乐。
在教学闲暇,我自然要去领略新疆的自然风光。新疆的美,不在于惊艳一瞬:春日繁花似锦,夏日草原连绵,秋日湖光山色,冬日银装素裹。她的每一个季节都令人沉醉,四季轮回在这里演绎出自然史诗。大美新疆,诚不负我这么多年魂牵梦绕!
2024年秋,参观机械采摘后的棉田。作者供图
除了绝美的自然风光,新疆人的淳朴、善良,让我这位异乡客深深感受到一座城的温度。
新疆人热情好客,邻居总会邀请我一起喝茶、吃干果,自豪地向我讲述城市的历史。桌上那热腾腾的馕,总让我想起祖母的厨房;烤羊肉宴席,更是令我终生难忘。
记得有一次,我在石河子老城区迷了路,天色已晚,气温骤降。就在我不知所措时,一位本地老人走了过来。他不仅没有急着离开,反而坚持要把我送到目的地。临别时他笑着说:“我们这里的规矩,客人就是天赐的礼物。”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不是因为路找到了,而是因为家的感觉找到了!
在石河子的日子越久,我就越发觉得,这里之于我早已不仅仅是异国他乡的一座城市。这有我的日常,有我喜欢的食物,有愿意倾听我故事的朋友,还有每次经过都会点头微笑的邻居。
走在街头,我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看着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看着店主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整理摊位。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构成我记忆中最温暖的风景。
2024年冬,与长子在社区住所小亭子合影。作者供图
在这里,我是一个外国人,更是一位被接纳的朋友、一位参与其中的生活者。曾经我只是带着梦想而来,如今我带着情感、回忆和深深的感恩之情继续前行。如果有人问我:“新疆到底有什么特别?”我会说:“在这里,每一顿饭都是一次节日,每一天都是一场庆典,每一个人都是一首诗。”
今天,我坐在石河子的一家小餐馆,桌上是热气腾腾的烤肉,身边围着一圈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朋友,我们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却拥有共同的笑声。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美好,往往藏在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温暖里。
此刻,我想对这片土地说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谢谢你,新疆。因为你,我懂得了一个地方真正的美不仅是风景有多壮丽,更是她能走进驻足者的心里,留下永不褪色的痕迹。
(作者:阿卜杜拉•努尔丁,苏丹籍,系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翻译/编辑:摆永刚、马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