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疗新突破!复杂胸瘘患者告别长期开胸换药之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日前,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实施了全疆首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全麻胸廓开窗术联合气管镜下房间隔封堵器置入术,让复杂感染性胸瘘患者告别长期开胸换药之苦。
41岁的阿布力克(化名)来自麦盖提县,两年前,因结核性毁损肺切除了整个右肺。近期,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并发症。
“进行全肺切除手术时,需要把连接肺部的支气管像扎口袋一样缝合关闭并切断。通常情况下,残端会逐渐愈合,但约2%的患者可能出现瘘口,导致气体和细菌进入胸腔,引发严重感染和呼吸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胸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关小军介绍。
7月4日,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为阿布力克(化名)手术。徐亮亮摄
传统治疗方案需分两阶段进行:首先通过胸廓开窗术切除2—3根肋骨建立换药通道,患者需长期开放胸廓持续换药长达6个月至数年;待感染控制后再实施肌瓣、大网膜填塞手术。这个方案创伤大、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创新术式在开窗操作中同步实施气管镜下封堵器置入术,精准封闭瘘口,将感染控制周期缩短至2个月左右。二期手术将采用肋骨板胸壁重建技术替代传统肌瓣填塞,最大程度保留胸廓完整性,较传统方法减少80%以上创伤,能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仅少数顶尖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新疆地区技术空白,更为复杂胸部感染性疾病术后并发症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据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预计两个月后接受二期胸壁重建手术。
[责任编辑:翁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