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他们的青春选择
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证明:选择新疆,不是退而求其次的妥协,而是主动拥抱时代机遇的远见。在哈密,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在广袤蓝天与数字代码之间,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
●《今日新疆》记者 杜慧婷/文
在“东数西算”的国家战略版图上,新疆哈密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颗新星吸引着一群年轻人背起行囊向西进发,穿过星星峡,最终驻足伊吾。如今,在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这些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正用热情和潜能,在数字蓝海中乘风破浪。
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志愿者工作日常。图/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提供
选择与机遇的交汇
2024年毕业季,当白露可在南京的校园里看到西部计划宣传册时,这个来自新疆昌吉的姑娘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原本对未来职业还有些迷茫的她,参加了学校西部计划宣传活动后立即下定决心。“算力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的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涉及能源以及算力产业基础知识,而哈密发展算力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这正是深入前沿领域的绝佳机会。”她毅然放弃了江苏的就业机会,回到了家乡,来到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
与此同时,在洛阳理工学院的宿舍里,从小在福建长大的张泽华正在电脑前刷新着网页。作为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员,他一直关注西部计划的信息。当看到学校与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合作推出的五个专项招募名额时,他立即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伊吾县不仅拥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还具备东疆门户的区位优势,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算力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这些信息让张泽华热血沸腾,坚信在哈密从事算力行业大有可为,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来自广东的郑茄华也把目光投向了新疆,当她向亲友师长表达参加西部计划新疆专项的想法时,几乎所有人都劝她三思,但这些都没能动摇她的决心。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比起安稳舒适的工作,她更渴望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不仅能满足这一愿望,更能让她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原本以为这项工作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触及的,但机会就在眼前,我必须抓住。”
志愿者们带着各自的专业与理想从天南海北奔赴哈密:有人立志建设家乡,有人寻求前沿技术实践,有人期待更大的舞台。
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
踏进研究院的大门,挑战才刚刚开始。白露可第一次撰写算力补贴政策报告时,对着电脑发愣。“当时只会参考网上的内容。”她回忆道。在院长和导师的指导下,这个工科生开始学习从政府与产业视角思考问题,经过三个月的磨炼,她交出的报告已能切中要害。
“算力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新兴领域,学校所学不可能完全对口。”在研究院工作一段时间的张雪萍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以前做研究时,写论文可能就只是一篇论文,但现在我们做的每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落地。”首次参与算力项目评审时,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她刚开始手足无措、倍感压力。研究院为此组织了专项培训,当理解“绿色电力是算力核心竞争力”的底层逻辑时,张雪萍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参与多个项目,在不断与清华大学、许继集团的专家共同研讨、推进中,实践能力已不再是她的短板。她说:“我越来越确信,我们能把这件事做好,而且能做得更好。”
当参与哈密市12345政务服务智能助手开发的志愿者得知,他们的研发成果使话务员检索效率提升40%时,张泽华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西部计划的意义:“终于为新疆的发展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研究院周年庆上,本地企业对算力成果的认可,让团队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个人的价值。
郑茄华是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年轻人,研究院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空间,“我已经在研究院多个部门锻炼过了。”面对专业背景多元的年轻人,研究院构建了“识人、育人、用人、服务人”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院会根据志愿者们的特长、表现给出选岗建议,志愿者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岗位。张泽华同样在一年内经历了4个部门的轮岗,“这种开放的机制对我们的成长特别有帮助。”
志愿者们经过一年的工作,已经与刚来时的懵懂大不相同,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旭楠讲述着他们的蜕变:“30名志愿者在各自岗位上饱含激情地工作、刻苦学习,结合研究院的培养体系,很快就融入算力产业的发展中,在产业一线开展算力产业研究和具体的服务工作。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为团队注入了新活力。”
做足准备迎接未来
站在机房外,服务器运行的嗡鸣与戈壁旷野的风声交织。这群年轻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回应着当初那个勇敢的选择。
他们的信心来自看得见的成果:基于国产V2V自主可控非IP协议的城市算力网示范,入选了25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之一;研究院研发的数字哈密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政务办公、政务服务质效。胡旭楠描绘着未来:“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哈密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发展算力产业的独特优势。我们正在从事一项充满想象力和前景的事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才加入我们。”
谈及个人规划,张雪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下一步是思考如何把这个算力用起来用好,给当地带来更大的价值……”
对张雪萍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值得长期奋斗的事业。
机房内,指示灯在服务器上闪烁,宛如璀璨星河。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行动证明:选择新疆,不是退而求其次的妥协,而是主动拥抱时代机遇的远见。当东部写字楼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时,哈密的服务器集群正高频率运转,两种声音交织出发展的协奏曲。在哈密,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在广袤蓝天与数字代码之间,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