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从丝路古道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交通升级、业态创新、文化破圈,见证新疆旅游的世纪跨越
在乌鲁木齐南山牧场乌拉斯台景区,模特身着时尚服饰,漫步于花海中。
在大巴扎景区,舞蹈演员载歌载舞,让全国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游客在天山大峡谷景区碧龙湾景点观景游玩。(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记者李凯)今夏新疆的旅游有多火?“朋友圈里,一半人在新疆,一半人在去新疆的路上。”首府乌鲁木齐更是位列2025年暑假国内游TOP10城市前三位。
今夏的乌鲁木齐有多热闹?李宗盛演唱会、周华健演唱会、2025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陆续举行,张杰、伍佰、刘若英、刀郎等歌手演唱会已先后官宣档期。
今夏乌鲁木齐的哪个景点最吸引你?是大巴扎景区的歌舞、和田二街的烟火美食,还是天山明月城的丝路有戏、新疆古生态园的汗血宝马……
伴随着“洛宾艺术季—小红书烟火生活季”的火热开启,乌鲁木齐这座城市自带一首欢快的BGM,舞台遍布每个角落,曼妙的舞姿感染了游客,火爆全网。
而这,正是自治区成立70年来,新疆文旅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跨越式发展,一跃跻身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的生动写照。如今,新疆文旅产业正逐渐成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诗和远方”不再远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20世纪50年代,这首《新疆好》唱遍大江南北,将如诗如画的新疆呈现在无数人眼前,这片土地令人心驰神往。然而,受制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彼时的新疆,在大多数人心中是梦想中的“诗和远方”。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1978年,自治区旅游局成立,当年新疆接待游客不足100人,且全部为入境游客。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游客才逐渐增多。
自治区旅行社协会会长吴锋踏入新疆文旅行业已有38年。彼时,新疆旅游景区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吴锋回忆,那时主要线路就两条,一条是天池—南山—吐鲁番,一条是“南疆大旅行”,包括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库车、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地。
“90年代,我们去南山单程车程都要至少一个半小时,现在这时间都够往返一趟了。”吴锋说,那时候到吐鲁番车程三个半小时,所以全部的旅游团队当天都不得不在吐鲁番住一晚,这种情况直到21世纪初高速通车才改善,更多旅游线路也从那时逐渐多起来。
吴锋回忆,2002年之前新疆旅游接待的都是入境游客,2002年之后才渐渐有了极少的国内游客,2006年之后国内游客才井喷式地增加起来。
近年来,新疆不断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直飞航线越开越多、高速公路并网通车、高铁列车飞驰而过、旅游专列相继开行……越来越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也让乌鲁木齐乃至全疆旅游业迎来飞速发展。
随着旅游兴疆战略的实施,新疆文旅产业以锦绣山河为画卷,以文旅融合为笔触,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跻身新疆“十大产业集群”。
如今,新疆的5A级旅游景区已达1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A级景区达776家,位列全国第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以及众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滑雪旅游度假地、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国字号”花落天山南北。
更多游客选择新疆作为旅游目的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疆累计接待游客13277.73万人次,游客花费142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5%和11.59%。这一数据彰显出新疆作为国内外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吸引力,也是新疆文旅产业热度持续飙升的生动写照。
旅游新业态持续丰富
当晨曦越过博格达峰,首府乌鲁木齐正在把“旅游”写成一首流动的诗。
近年来,这座城市以“马术+文化”“旅游+科技”“冰雪+运动”“音乐+夜经济”等跨界玩法,催生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旅游新业态,让“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从愿景成为日常。
天山明月城把“唐风古韵”与新疆非遗嫁接成夜游宇宙,四大主题广场轮番上演招亲、篝火、电音,市民和游客们可同时在这里“穿越”到汉唐的灯火阑珊处。
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跻身“2025全国冰雪业态场景创新案例”,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大学生滑雪赛、雪地电音节、冰雪火锅节……“冰雪经济”玩出新花样。
葡萄园城市露营地,一顶顶帐篷串起酒吧、猫咖、小乐队,体验“露营+音乐+美食”的轻度假。趣野文创园、阡陌乡宿露营地则把旺季热度延续到四季游,真正实现“淡季不淡”。
2023年,乌鲁木齐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8家,经过这几年的打造,全市不仅A级景区大幅增长至43家,其他景区、景点、打卡点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目前,乌鲁木齐各大旅游景区景点陆续从传统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逐步拓展至乡村、冰雪、主题公园、露营基地等,产品体系更加完备,更好满足广大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以及研学等多层次立体化的需求。
多元业态蓬勃兴起,精细化、多层次的旅游项目遍地开花,选择多、体验丰富的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冰雪旅游、低空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文旅产业的触角已在新疆全域不断延伸,牵动着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产业建设。
同时,文旅同各个行业的融合在不断深化。交旅融合在加速,“坐着火车游新疆”“京和号”等旅游专列、援疆专列,让新疆旅游更加多姿多彩。在独库公路等网红公路上,交通部门和文旅部门携手合作,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体旅融合更火爆,以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为代表,新疆各地积极打造品牌赛事,推出系列赛事文化活动和旅游景区优惠措施,有效带动旅游发展。
农旅融合助振兴,新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打造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乡村振兴。
文博游持续升温,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分布在全疆各地的特色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
演唱会经济“乘风起”
7月22日,刀郎演唱会官宣将于今年10月在乌鲁木齐举办四场。“坐等开票,门票机票一起买。”广西柳州乐迷韦雪说,全家人都是刀郎歌迷,这次一定要趁着刀郎演唱会的机会来新疆,到大巴扎步行街拍照打卡,在新疆古生态园看看汗血宝马。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大型演唱会的观演常态。今年以来,李宗盛巡回演唱会乌鲁木齐站、周华健演唱会、2025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等陆续在乌鲁木齐举行。同时,7月-10月还将举办张杰、伍佰、刘若英、刀郎等歌手的演唱会。
“家门口看演出,省下的机票钱就能买好几张门票。”市民范毅说,薛之谦、张信哲演唱会他都没落下,超级草莓音乐节也年年去看。今年刚看完李宗盛的演唱会,暑期又来了张杰等歌手,时间允许的话,他都会抢票去现场。
越来越多的演唱会、音乐节不仅吸引了大量音乐爱好者的参与,也为乌鲁木齐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流量。
以5月李宗盛巡回演唱会乌鲁木齐站演唱会为例,原本只有一场的计划,但是由于疆内外乐迷的疯狂购票热情爆棚决定临时加场,两场演出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观众,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
伴随着演唱会经济的兴起,在乌鲁木齐,一张演出门票票根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不仅是入场凭证,更成为解锁全城消费福利的“金钥匙”——凭票根可享住宿餐饮优惠、景区畅游、购物折扣等多种福利。
今年以来,这种“票根经济”呈爆发式增长,通过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既为游客提供了省钱攻略和深度体验的“文化导览”,更以满满的“情绪价值”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生动展现了小切口撬动大市场的消费潜力。
7月25日14时,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中签名单正式公布。这场汇聚1.4万名跑者的“健康之约”,将于8月31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鸣枪开跑。数据显示,此次马拉松总报名人数接近3万人,超半数来自新疆以外地区。以“体育+旅游”为特色的赛事,正吸引着全国跑者向乌鲁木齐奔赴而来。
如今,“乘着歌声去旅行”“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着美食去旅行”等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已成为新疆旅游新名片。伴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新疆文旅产业蓄势聚能,迎来了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
□讲述
乌鲁木齐正在“被看见”
20年前,刚从英语系毕业的陈潇入职当时的港中旅新疆国际旅行社,出色的英语专业能力,让她成为一名出境领队。
“刚拿到领队证,就有幸带团前往新马泰。”陈潇说,2005年9月30日,乌鲁木齐首次开通直飞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包机,让新疆的旅客可以乘坐包机去新加坡等地旅游,也让当地的游客可以到乌鲁木齐。
此后,乌鲁木齐开通的国际航线数量迅速增长,新马泰、韩国、土耳其、迪拜……一条条直飞航线的开通,让新疆人“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
与出境游的轰轰烈烈相比,彼时的入境、国内组团游才陆续开始。
到了2010年后,随着“新疆人游新疆”政策落地,国内游客开始涌入。喀纳斯、那拉提等景点通过旅游宣传崭露头角,南疆的探险之旅逐渐被北疆的观光热潮取代。
乌鲁木齐的地接社发现,原来“组团出去”与“接进来”同样重要。近十年来,新疆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旅行社转身深耕本地,乌鲁木齐终于迎来“被看见”的时刻。
如今,游客在此停留的时间被无限延长。和田二街的烟火气、新疆博物馆的厚重历史、野马古生态园的独特体验,成为必打卡清单。
“现在有国内其他城市游客,最后一天都会主动要求去乌鲁木齐南山住宿,带孩子看星空,骑马。”陈潇说,这些游客明显是做了功课的,对乌鲁木齐名气大的、有意思的、亲子游的景点、打卡点如数家珍,点名要去。比如就有游客专门要带孩子去新疆古生态园看汗血宝马,把在乌鲁木齐停留的时间利用的满满当当。
旅游供给不断丰富,A级景区数量大幅增长,景区类型愈发多元,各类文旅活动频繁举办,民宿、夜间经济等配套服务持续升级……20年,乌鲁木齐从出境游的起点,变成入境游的终点;从匆匆而过的驿站,变成游客值得停留的“心归处”,这座城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记者李凯)
□多说一句
守正创新奏响文旅融合新篇章
新疆,正从“遥远的诗和远方”变为大众触手可及的旅游热土。
旅游是乘数效应强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今,文旅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广的特性在新疆日益凸显。
新疆文旅产业的发展就像星星之火,串联起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传统行业,还与文化、科技、体育、农业、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坚持守正创新,是新疆旅游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守正,是根基,守护的是新疆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创新,是方向,推动新疆旅游突破传统束缚,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
当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这片土地正书写着文旅赋能发展的新篇章。(记者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