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尔勒到韶山 梨城大叔再次踏上骑行路
盛夏八月,一场难得的降温给梨城带来了久违的清凉。
8月2日,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吉格代巴扎人头攒动,一场深情的送行仪式在这里进行,乡亲们齐聚一堂,为即将踏上千里单骑之旅,奔赴湖南韶山的村民阿力甫·买买提送行。
乡亲们为阿力甫·买买提送行。
乡亲们的目光聚焦在阿力甫身上。老党员向阿力甫敬上一碗热茶,一句“一路平安”,饱含着最朴素的祝福;村里的小朋友为他献上象征吉祥的艾德莱斯绸。
阿力甫的骑行路线自哈拉玉宫镇启程,驶出新疆后,先经甘肃河西走廊,过陕西关中平原,穿湖北江汉平原,最终抵达湖南韶山——毛主席的家乡。此行7000余里,阿力甫计划40天完成。
“看完毛主席的家乡后,我还要坐火车去北京,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阿力甫道出心中夙愿。
家人是阿力甫最坚实的后盾。然而,这份理解并非一蹴而就。今年3月,当骑行韶山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发,初向家人吐露时,迎来的却是担忧的“反对票”。
“年纪大了,我怕他身体扛不住。”阿力甫的妻子古斯木汗·巴拉提说。
阿力甫一遍遍给家人做思想工作,用周详的计划和坚定的决心,最终赢得了家人的支持。临行前,妻子特意为他准备了“干粮”,一块一块切好晾干的馕,还有一袋风干羊肉,饱含爱与牵挂。
深知路途艰辛,阿力甫提前做了全面体检,57岁的他身体状况良好。哈拉玉宫镇得知后,联合乡卫生院为他准备了必备药品,给旅程增添一份温暖的保障。
长途骑行,对阿力甫并不陌生。2023年,他曾历时53天骑行6000里,抵达北京天安门广场,亲历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
“日子越过越好,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实实在在受益。就想去北京看看,这心愿,跟当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是一模一样的!”阿力甫朴素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一名普通百姓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情感认同与感恩之情。
乡亲们为阿力甫·买买提送行。
从北京归来,阿力甫成了镇上的宣讲员。他把路上遇到的感人故事、受到的无数帮助,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给乡亲们听。“前前后后讲了100多场,每讲一次,心里头那股热乎劲儿就涌上来一次。”
阿力甫说,比起一路上壮美的风景,更让他难忘的,是沿途收获的人间暖意——在甘肃借宿农家,与主人灯下促膝长谈;在陕西,素不相识的民警帮他修理自行车……“56个民族一条心,走到哪里都有亲人。这些暖心事,够我记一辈子。”
正是那次骑行归来的感动与收获,让阿力甫萌生了更深的信念。不久后,他和妻子、两个孩子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就想离党近一点,再近一点,好为大家多做点实事。”他语气诚恳。
今年“七一”,哈拉玉宫镇授予阿力甫“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并奖励他一辆自行车。此行,他将骑着这辆自行车再上征程。
两年前车轮碾过的是新奇,如今碾过的是答案。
谈及此次奔赴韶山的初衷,阿力甫眼含热泪,他想了解今天的幸福,根植于何处,又是何其珍贵。也是为了继续做一名温情的“采风者”和“传灯人”,在千里征途中收集新时代的感人故事与精神印记,归来后讲给乡亲们听。“我的自行车轮子转一圈,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多一个。”
“一路顺风啊!”“注意身体!”
在乡亲们一声声叮咛中,阿力甫跨上自行车。车头所向,是绵延千里的路途,也是他要去寻找和带回的故事。
阿力甫·买买提骑行出发。
(记者 马悦 迪力亚尔·艾尼 贾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