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生 | 新疆招商引资半年亮眼成绩单背后
筑巢引凤,风劲帆扬。凭借独特区位优势、丰富资源禀赋与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新疆已成为投资“淘金”宝地。持续涌动的招商春潮,正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黑宏伟 / 文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今年上半年,新疆共落实执行招商引资项目3138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5341.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新疆招商引资何以取得如此成效?又有哪些特色?对带动产业提升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几何?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6月27日,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招商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现场。贾晓雪/摄
立足产业布局 延链补链强链
5月7日,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喀什市人民政府签署100万锭棉纺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将打造涵盖纺纱、织布、印染、服装的全产业链集群,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转化优质棉花约15万吨。
“该项目是提高新疆棉花就地转化、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关键布局,我们将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喀什市通力协作,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劲松表示。
进入新发展阶段,经营主体由以成本为取向的产业转移,加快向以市场为取向的产业布局转变。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邓峰认为,链式招商应着眼上下游协作,降低成本、推动创新,按“缺什么补什么”形成“葡萄串”效应。
新疆各地围绕“以商招商,突出招大引强”的链主招商,以绘制产业图谱为主攻方向,积极跟进洽谈。阿克苏地区商务局党组书记侯明平介绍,今年阿克苏地区聚焦强链补链,对接京津冀等区域引进链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化工等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新疆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各地立足资源与区位优势,创新举措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全疆聚“链”成“群”的发展势能愈发强劲。
实践证明,产业链成型后,“追着企业跑”转变为“企业慕名来”,让招商赢得主动。新疆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全区落实重点产业集群项目2441个,引资4526.33亿元,同比增长19.28%,占全区引资总额的84.7%,这一核心数据有力印证了产业集群招商战略的成功。
观察上半年签约项目,在对接领域上,突出的是拓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合作;在投资方向上,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在项目质量上,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附加值高、产出效益好等特点。
上半年,新疆第二产业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共落实执行项目1886个,引进资金3828.81亿元,增长14.88%,占全区引资总额的71.6%,资金强力涌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
瞄准重点区域 打造引资新平台
6月26日,阜康市招商引资企业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商博会”)现场举办双平衡刚性矿卡新品发布会,这不仅是一次中国智造的实力亮相,更折射出新疆招商引资对产业升级的深层驱动。
如今,新疆招商引资正呈现“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格局。立足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利用等重点产业,各地精准施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对接企业需求、完善配套设施,为产业集群发展扫清障碍。
阿勒泰市的实践展现了新疆招商引资的精细化路径。为加速项目转化,阿勒泰市建立“签约—落地—投产”三张清单,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机制,破解20个关键堵点,推动14个项目提前完成节点目标。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50%,落地周期大幅缩短。“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60亿元,以更创新的策略、更高效的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阿勒泰市商务和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武晓燕信心满满。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高能级的平台。自获批至今年5月,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1.5万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比设立之初增长1.5倍。在产业培育上,棉花棉纱交易中心、新能源储能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多点布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矩阵,为精准招商奠定了产业基础。
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建设,为招商引资打通了“血脉通道”。TIR集结中心挂牌、“天山号”班列高效运行,加之铁路口岸“一单到底”、公路口岸“属地直通”等通关模式创新,使新疆进出口通关效率跃居全国前列。这种硬件+软件的双重优势,让新疆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
2025商博会期间,新疆自贸试验区产业合作对接活动签约的19个项目、27.11亿元投资,涵盖先进装备、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既是前期招商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伏笔。
正如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李轩所言,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新疆正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优化服务 打造“强磁场”
做好招商引资,既要“引金凤凰”,更要“栽好梧桐树”。
一件事一次办、证照联办……近年来,新疆出台稳增长促投资政策,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
6月25日,在位于霍尔果斯市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边检大厅,众多商家和游客在办理通关手续。周鹏/摄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政府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了服务效率。”邓峰说,投资环境像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营商环境好的地方竞争力就强。
近者悦,远者来。
企业引进、项目落地并非招商终点。新疆抓住每一个环节:会前梳理意向、精准邀商,会中推介产业、促成签约,会后推动落地、回访交流,不断扩大“朋友圈”。全疆建立政府联系企业机制,领导分包、组织座谈会,推动项目早落地、快达产,增强企业信心。新疆正创新思路,主动叩门招商,全面提高项目质量。
借助商博会,阿克苏掀起全员招商热潮。6月23日至25日,地区代表团参会并举办活动,签约项目17个、金额217.97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其中拜城县40亿元煤焦油项目、新和县20亿元新能源汽车项目上台签约。地区搭建300平方米展馆,展示产业等优势,70余家企业200余种展品现场销售55万元、签约153万元。
侯明平介绍,今年阿克苏地委主要领导带队赴7城举办7场推介会,签约41个项目、432.85亿元,多个已开工。上半年预计执行项目513个,到位资金787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新和县从浙江引进新疆京橙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今年签约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项目,涵盖零配件制造、二手车拆解等领域,手续办理已进入实质阶段。“管家式服务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公司董事长邵峰卿说,在这片热土收获着获得感与归属感。
招商既要扩量,更要提质。新疆各地正从广撒网转向精准招商,利用推介会等平台提升效益。
5月17日,“和田新中心·遇鉴新未来” 推介会吸引小米、肯德基等20余个品牌签约。“我们对昆田万达项目充满信心。”零食有鸣新疆客户代表李冠东说,营商环境优化让这座丝路明珠邀全球投资者共绘蓝图。
如今,全疆持续改善投资环境,推动产业向高端升级、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提升招商质量。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郭凡东说:“保姆式服务坚定扎根决心。”
筑巢引凤,风劲帆扬。凭借独特区位优势、丰富资源禀赋与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新疆已成为投资“淘金”宝地,持续涌动的招商春潮,正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