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学习教育——用实绩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疆各地各部门纵深推进学查改,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主动担当作为,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以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解决一批瓶颈问题。针对对外开放、促进社会消费、稳定外贸增长等重点工作,向企业送政策、讲政策、落实政策,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智慧口岸建设实施方案》《“新疆优品”评选培育办法》等,帮助企业解决“难点”、打通“堵点”,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提升新疆本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新疆社会科学院党委以制度“废改立”工作为抓手,制定、修改、完善各类制度70余项,使转作风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以扭转会风会纪为切口,制定了会议(活动)管理办法,全过程监督作风转变。开展“庸懒散慢拖”专项整治,制定工作措施,加强过程管理。一系列举措,使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明显改善,实干风气更浓。
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重点问题,一体推进学查改,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在官网上线投标保证金符合条件自动退还功能,较之前缩短退还周期至少5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以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和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排查各环节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
从群众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霍城县针对老旧小区屋面渗漏、管网老化、墙体渗水、外墙破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小区实际和居民建议,根据建筑风格、周边环境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建立“施工方自检+监理方巡检+居民代表监督+建设单位专检”四级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过硬、改造效果明显。2025年,计划投入3160万元对29个老旧小区的给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外立面等实施全面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一批老旧建筑换上“新衣”,不仅以崭新面貌改善城市品质,也让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以前外墙破损较严重,下雨天存在安全隐患,冬天暖气也不太热,经过改造,看着像个新小区,冬天也肯定会更暖和。”霍城县兵花小区居民胡梦婷道出了大家心声。
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针对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渗漏严重、输水效率低等问题,精准施策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摸排”,排查出防渗渠跑水漏水点位11处、土渠49.9公里。统筹整合资金,有序完成漏水点位的加固,并新建防渗渠,惠及群众1500余户,保障2万余亩农田正常灌溉。同时,建立“镇—村—组”三级管护体系,织牢灌溉设施管护责任网。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查找服务群众就业方面的薄弱点,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进基层服务行动,为企业开设绿色服务通道,推进“直补快办”模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316人,兑现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补贴1197万元。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依托“安薪行动”,构建“一站式”会商与联合执法维权机制,优化欠薪线索处置流程,实现欠薪案件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100%。
新疆机场集团党委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面对暑运客流高峰,迅速切换至“暑运攻坚模式”,以创新举措与暖心服务,为旅客铺就安全顺畅的出行之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安检通道服务升级,安检员工践行“微笑服务”理念,新增“航空快线保障”“晚到旅客”通道,为距登机时间不足40分钟的旅客提供优先安检服务,让旅客在出行中切实感受到便捷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