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漫笔丨于极致之间,看见新疆的无限可能
纪录片《极致新疆》是一场关于新疆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于新疆的极致思考。它让我们洞见,在这自然人文的极致之间,唯有以追求极致的精神与智慧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让新疆抵达稳定和谐、繁荣发展的“极致”之境
侯辉
极致,代表最高峰值或最完美状态。如果为新疆冠以“极致”,那将是何等的震撼动人。
最近,CCTV-9开播的纪录片《极致新疆》就以全新视角,为观众解读了广袤新疆的极致魅力。它的匠心,不只局限于新疆的大和美,更是聚焦于诸多“之最”,挖掘新疆的极致内涵,生动、立体、纵深地讲述着新疆故事。
镜头铺展间,我们看见的新疆不是单一维度的壮阔。
这部纪录片开篇便以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浩渺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奠定了“极致”的基调。
航拍画面里,乔戈里峰的极顶与艾丁湖的极低“对峙”,展现出新疆独特的地形;火焰山的炽热与阿勒泰的葱郁交织,凸显出生态的多样;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丰泽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枯寂比邻,又体现出地貌的反差。高与低、冷与暖、干与湿,这些自然的极端元素,在新疆神奇地和谐共生。
这种极致更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帕米尔高原以极致的巍峨构成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世界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阿图什天门,以其巍峨壮观,成为自然伟力的极致体现;环塔拉力赛车手与千年前的丝路旅人踏上同样的极限征程,达瓦孜艺人在“生死一线”间挑战极限……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经历险阻,又创造出惊人传奇。新疆大地的独特气质,在镜头中缓缓呈现,让新疆的美不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自然、历史与人文的每一个角落,得以升华、无限延展。
《极致新疆》的叙述智慧,早已超越了风光片的审美极致。
它不仅有对新疆自然极致的深刻透视,更在于它将新疆生态、产业等方面的硕果,不着痕迹地融进极致唯美的影像中。
镜头不语自证:疣鼻天鹅优雅浪漫的求爱仪式,沙狐幼崽在母亲背上嬉闹的超萌瞬间,雪岭云杉肃穆苍翠的绝美画卷……这些生态影像让人们直观看到了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与成就。当镜头从伊犁河谷绚烂的花海,自然流转至黑蜂蜜的醇厚、薰衣草的迷人以及晃晃村的诗意时,新疆大地的丰饶与产业的蓬勃,便在这色彩的流淌中浑然天成。
文化交融和保护传承的脉络,同样在“极致”中清晰可见。
镜头掠过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我们看见世界上最小的佛寺坐落在中国最辽阔的土地上;从中原传入的养蚕缫丝技术,在新疆工匠手中化为艾德莱斯绸的绚丽;留过苏轼墨宝的古老桑皮纸,成为文明交融的活化石;柯尔克孜族的先祖们架鹰、狩猎的身影,2000年前就出现在《史记》中;昆仑山作为盘古、女娲、后羿等中华神话的共同孕育地,其历史纵深与多元一体在镜头下纤毫毕现。
在娓娓道来的影像叙事中,约隆歌的浪漫与《玛纳斯》的雄浑交织回荡;叶尔羌河畔,刀郎木卡姆的高亢迎面而来。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在美到极致的画面中鲜活呈现,成为新疆保护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最生动的表达。
《极致新疆》是一场关于新疆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于新疆的极致思考。它让我们洞见,在这自然人文的极致之间,唯有以追求极致的精神与智慧去拼搏、去奋斗,方能让这极致之美生生不息,才能让新疆抵达稳定和谐、繁荣发展的“极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