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 | 松柏长守望 丰碑铸忠魂——库尔勒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库尔勒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从进藏先遣连的一往无前,到铁道兵战士的逢山开路,再到保家卫国铁血将士的守护平安……对一段段事迹的追思致敬激励人们砥砺前行。
● 李朝辉 / 文
孔雀河畔,梨城芬芳。在天山雪水滋养的土地上,在库尔勒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与长眠于此的英魂相伴。
这里长眠着挺进西藏的先遣勇士、铺就南疆铁路的铁道雄兵、保家卫国的铁血将士和护佑百姓的忠诚卫士。人们穿过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在纪念碑前深深缅怀致敬。
纪念碑旁,一面长达50米的英烈纪念墙静静矗立,纪念墙上镌刻有进藏先遣连中9位当地烈士的英名。1950年夏季,为配合西南军区尽快解放西藏,依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西北军区决定从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第1团抽调130多名官兵组成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县出发,踏上了征服天堑的征程。没有向导引路,没有地图指航,先遣连艰苦跋涉千里,横跨昆仑山、冈底斯山,将红旗插上藏北之巅。在挺进和驻守藏北的一年间,全连共有63名官兵光荣牺牲。该连被授予“进藏先遣英雄连”称号,全连每位官兵记大功一次。
先遣连用生命打通了进藏通道,新中国建设者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建设边疆的使命。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其中讲道: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然而旧中国积贫积弱,这一构想终成未竟之志。新中国成立后,经专家反复论证,1973年,周恩来总理审批了南疆铁路的设计方案,1974年南疆铁路正式开工建设。1974年4月,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一段作为南疆铁路一期工程,沿线地质复杂、气候恶劣,铁路在崇山峻岭间迂回盘旋,建设难度很大。库尔勒烈士纪念墙上镌刻有155名在南疆铁路一期工程修建中牺牲的铁道兵英名,记录着他们用热血铺就这条幸福路、发展路的事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交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建设,偏居祖国西北的新疆已完整汇入四通八达的国家铁路网。自治区“十四五”交通规划擘画的“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蓝图正加速落地,全疆已启动“十五五”交通规划编制。
天山南北,大道如虹。今日新疆,铁轨纵横织就发展经纬,丝路辐辏谱写繁荣新篇,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安居乐业。然饮水思源,当铭记那些以血肉筑通途、以生命护和平的先烈。让我们赓续这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这片热土的壮丽史诗。
〔作者单位:李朝辉,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