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湘吐学子千里研学一家亲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瑞麟
“这次去湖南,隆平水稻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袁隆平爷爷的精神令人敬佩。我更要努力学习,认准目标坚持到底。”8月18日,托克逊县第一小学学生胡艺玮谈起刚结束的研学经历,依然难掩激动。这场跨越千里的研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寻,更是湖南省援疆工作推动教育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湖南援疆每年都会精心组织多场研学活动,让“纸上得来”的知识在实地体验中真正“活”起来。
8月7日至14日,2025年“石榴籽·祖国行”湘吐民族团结一家亲融情夏令营成功举行。吐鲁番市60名优秀少先队员和20名辅导员组成的研学团,踏上了红色研学之旅。他们走进岳麓书院,触摸千年文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走进国防教育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故事中,感悟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2025年8月7日至14日,2025年“石榴籽·祖国行”湘吐民族团结一家亲融情夏令营成员在橘子洲头合影。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供图
研学的脚步不止于红色场馆,科技与民俗的碰撞同样精彩纷呈。在株洲山河乐飞航空研学基地,孩子们认真学习水火箭的原理;隆平水稻博物馆内,孩子们了解到一粒种子从培育到收获的艰辛;在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长沙)中,孩子们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了更鲜活的理解。结营联欢晚会上,吐鲁番的《新疆吆喝》与湖南童谣《马马嘟嘟骑》同台亮相,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推向高潮。
今年7月以来,湖南援疆在吐鲁番市一区两县陆续组织多场研学活动。托克逊县第二中学90名学生参与了2025年“红石榴・郴托情”各族青少年红色研学交流活动。在与当地学校的联谊会上,两地师生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欢声笑语中,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出和谐的火花。
文化的交融从来都是双向的。就在吐鲁番学子走进湖南的同时,湖南的青年学子也踏上了吐鲁番大地。7月26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穿梭在吐鲁番的街巷,通过街头采访探寻两地文化共鸣。团队成员李依阳感慨道:“通过湘吐学子面对面对话交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才能以文化之力系牢民族情感纽带。”
吐鲁番与湖南,一个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一个拥有厚重的红色基因。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在一次次研学中越走越近。通过沉浸式研学,两地青少年在理想信念的共鸣中、在文化习俗的互鉴中、在情感心灵的碰撞中,实现了深层次的交融。从学生互访到校际合作,从家庭体验到社会实践,一套多层次、常态化的交流体系正在逐步成型。
如今,湘吐两地以“红石榴”品牌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研学长效机制。更多样的活动形式、更丰富的内容设计,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有机会走出家乡,在亲身体验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条跨越七千里的研学路,丈量的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在悄然拉近心灵的距离;湘吐少年的携手同行,播撒的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种子,更在培育着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
随着交流的持续深化,“红石榴”的内涵将愈发丰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正以更加绚烂的姿态,绽放在每一个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