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新疆㉑丨焉耆:书屋点亮心灯 墨香滋养乡村
石榴云/ 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
8月22日,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村民帕尔哈提・艾山刚从地里回来,就拍去身上的泥土,洗净双手,从口袋里掏出小笔记本和笔,径直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拿起《蔬菜种植技术大全》专注地读了起来。
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农家书屋里,孩子们正在整理绘本。马青燕摄
“以前种菜全凭老经验,如今肚子里没点‘墨水’可不行,光靠经验种不出大丰收。”帕尔哈提笑着说。通过在农家书屋看书“充电”,今年他种植的100亩辣椒长势喜人,家里养殖的牛羊肥壮健康,他自己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种植达人。
“在太平渠村,农家书屋随时都能看到读书的村民。”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驻北大渠乡太平渠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马青燕介绍,为进一步激发农家书屋活力,以书香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自去年以来,工作队与村“两委”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调研,以“农民喜爱”为选书标准,为农家书屋新增健康养生、种植养殖、少儿文学等近20类2800余册图书。“以前村里人聚在一起总说家长里短,现在大家不是围坐读书,就是探讨现代设施农业、健康养生、子女教育这些话题,村民们都打趣说不看书都跟不上聊天节奏了。”马青燕感慨道。
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诵读文艺小分队的成员们正在朗诵诗歌。马青燕摄
随着读书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文艺范儿”也越来越浓。依托“农村书屋+”模式,村里相继成立了摄影、绘画、诵读3支文艺小分队,通过“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常态化开展,让农家书屋变得愈发“灵动”起来。努尔曼・阿克木是摄影小分队的成员,经过村文联老师的系统培训,她已能用手机熟练完成构图、拍摄等创作。在前不久村农家书屋举办的摄影展上,她的《番茄大丰收》等多幅作品成功入选,孩子天天见人就夸“妈妈是摄影师”,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骄傲。
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太平渠村里,总是会搞图书展。马青燕摄
“谁能想到咱农民也能拍作品、办展览,照片挂在墙上的时候,我特别自豪!”努尔曼说,“以后我要拍更多家乡的好风景、好生活,争取让作品能登上更大的展台。”
马青燕介绍,今年村里依托农家书屋已开展全民阅读、乡村诵读、社科普及、理论宣讲、研学采风等文化活动46场,惠及本村及周边群众1.2万余人。“通过读书‘充电’,村民们自发商议修缮了村民公约,建立起32项文明积分机制,还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如今村里大变样,开门见绿、房前有景,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充实又有奔头。”
焉耆回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温涵表示,为将太平渠村“农村书屋+”模式打造成特色品牌,今年该县联合当地作家协会等多方力量,正在村里打造“作家之家”文学创作室。未来投入使用后,将多形式邀请本地及周边县市文艺工作者前来创作、授课,开发青少年研学采风线路,多途径培养农村本土作家和小作家。“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发力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让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让这里真正成为‘书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