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整县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8月22日,自治区乡村建设整县推进暨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在博乐市召开。会议明确,新疆将以“整县推进”方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补齐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短板,整县推进、全域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8月下旬,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格尼登新村街景。图/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供
据介绍,“整县推进”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县域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规划模式,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公共服务同标同质,构建“县城—乡镇—村庄”梯次衔接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各地将以连线成片、重点突破为目标,把在建的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与已建成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相衔接,探索联村共建和片区化组团发展新路径,实现人居环境连片整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禀赋优势互补、产业融合集聚提升、和美共富组团发展。
新疆将更加注重生态宜居,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将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污水垃圾治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鼓励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的单户或联户粪污一体化处理模式,加强畜禽粪污、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擦亮农村生态底色。从农民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活动,让乡村发展更有“内涵”。
同时,各地还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模式,把好改厕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以县域为单位建立长效管护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农户付费+财政补贴+集体补助”的市场化服务方式,确保改厕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力争年底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8%。
自治区层面将持续加大统筹力度、凝聚合力,研究制定“十五五”乡村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奖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帮扶、“万企兴万村”、“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等各方力量支持乡村建设,确保乡村建设整县推进及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