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丨在戈壁荒滩上“较真”的追风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10月20日中午,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戈壁滩上,其亚新疆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图为其亚新疆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王海滨摄
12时许,起重机机舱大屏上的数字跳至“5秒以内”——风速达标!“启动吊装!”一声指令下,现场瞬间忙碌起来。
“盯紧对接点,安全第一!”36岁的土建基础工程师刘建华仰着头,目光紧紧盯在缓缓升起的塔筒上。
半小时后,第三段塔筒与第二段精准“牵手”。刘建华紧绷的嘴角终于扬起笑容:“还好没遇上瞬时大风,老天爷可算给面子。”
刘建华是老员工,曾监督过硅基项目厂房建设, 自2023年来到风电项目基地后,刘建华就成了戈壁上的“巡坑人”。
2025年3月基坑开挖全面启动时,他每天绕着几十个基坑转,脚步踏遍这片荒芜的土地。“忙点累点都不怕,就怕停电。”他揉了揉晒得黝黑的脸,笑着说,“春天的风太大了,晚上盖3床被子都冻得打哆嗦,一停电连口热饭都难吃上。”
可即便这样,第二天太阳升起,他又准时出现在基坑旁。

10月18日,其亚新疆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建设项目团队成员在风电项目建设现场督导安全施工。王海滨 摄
比刘建华小两岁的王海滨,是个“跨界追风者”,之前曾在其亚新疆集团旗下新疆兴立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与火电打交道的他,2023年10月主动请缨来到木垒,从零开始学新能源。“刚接手续时,天天泡在办公室查资料,连做梦都在背政策。”他挠了挠头,眼里却闪着光,“从火电到风电,是挑战也是机遇,再难也要驭风前行。” 如今,他不仅要协助其亚新疆集团新能源建设项目负责人付永建跑前期手续,还经常要到现场去督促安全施工。“风速超5米/秒必须停!”这句话,他每天到现场都要说好几遍,“抢工期不能抢安全,这是底线!”
27岁的王宝乾,是其亚新疆集团新能源建设项目团队里最年轻的“老风电人”。在黄海搞过海上风电的他,第一次踏上新疆的戈壁就着了迷:“这里的风太有劲儿了,资源好、前景广,我要扎根在这儿当‘追风少年’!”
据统计,这里的新能源建设项目团队平均年龄38岁,他们每个人都是“较真派”。现场风电土建工程负责人何文杰把施工工艺刻进了骨子里:“10兆瓦风机基坑,大约要搭110吨钢筋、浇1000立方米混凝土;8.35兆瓦风机基坑,大约要搭93吨钢筋、浇930立方米混凝土。最重要的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振捣密实,预埋锚盘平整度保持在1.5毫米之内。”
连日来,何文杰蹲在刚浇筑完的基坑旁,一丝不苟地测量着混凝土浇筑厚度、密实度等参数,“基础是根,根扎稳了,风机才能立得牢、转得久。”
现场督导高贵森,最常说的话是“差一点都不行”。“一座风机要拧1118颗螺栓,少一颗、松一颗都算不合格。”他每天蹲守在现场,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一步操作都得小心翼翼,这是责任,也是担当。”付永建表示,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集团标杆工程。
目前,其亚新疆集团30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安装39台风机,预计2026年实现全容量并网,届时,来自戈壁的风,将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6名“追风者”,把青春留在了戈壁,把汗水洒在了风场。他们以奋斗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新疆的新能源蓝图上,写下属于青春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