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敬老月”④丨骑行、撸铁、跳操……这群老年人 “潮”得不一般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
骑行路上,他们身穿色彩艳丽的骑行服,感受风中的速度和一路美景;公园里,单杠引体向上、双臂屈伸,他们在年轻人惊愕的眼神中玩转“撸铁”;广场上,他们迈开舞步,感受健身带来的激情与活力。在乌鲁木齐,有这样一群老人,“潮”得不一般。
骑行路上的别样风景
10月17日,于文海吃过早餐,穿上骑行服、踩上踏板,开始了一天的骑行,他当天的骑行路线是从喀什东路到新疆海宁皮革城。
“来回50公里,9时30分出发,回来11时左右,秋天的北京路,很漂亮,既看了风景,也锻炼了身体。”于文海说。
于文海今年60岁,骑行2年超过1万公里。“我退休前在矿山企业上班,运动量大,退休后,突然觉得空落落的,总得找点事干。”于文海说,常年户外工作,让他渐渐喜欢上了骑行。
一有时间,于文海就在乌鲁木齐周边骑行,或骑行去昌吉、五家渠、玛纳斯、呼图壁等地。“骑行两年,我瘦了6公斤,体形好了,也有精气神了。”于文海说,他目前正在筹划和骑友们去可可托海,感受那儿的美景。

于文海在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天山花海景区。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58岁的郎晏是自治区老年体协自行车骑游委员会蓝宝石骑行队一名队员。8年来,她经常与队员们骑行做公益,感受公益骑行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次,她和骑友们到乌鲁木齐市儿童公园教智障儿童骑车。那天下雨后又下雪,因担心孩子们会冻感冒,打算改天再教,但孩子们却坚持冒雪骑车。
“虽然孩子们不时摔倒,但他们立刻爬起来继续骑车,看到他们学会骑车后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都融化了。”郎晏说,那天很冷,但心里暖乎乎的,被孩子们的真诚、毅力感动了。

10月12日,郎晏骑行到昌吉市老龙河都市胡杨林景区打卡。图片由本人提供
到昌吉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老龙河都市胡杨林景区、哈熊沟景区捡拾垃圾……郎晏说,骑行路上,亲近了大自然,又做了公益,这样的骑行才有意义。
蓝宝石骑行队队长涂武介绍,骑行队有200多名骑行爱好者,其中,退休人员占六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骑行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到骑行队伍中。”
公园撸铁“撸”出年轻态
17日清晨,刚刚经历第一场雪的乌鲁木齐已经有了冬日的模样。在人民公园健身区,一群老人轮流在双杠、云梯上做引体向上、双臂屈伸、悬挂提臀、悬挂卷腹等动作。
“老孙,厉害啊!”看到孙伟声在双杠上不断做双臂屈伸,一旁的老刘打趣地说。
不一会儿,65岁的孙伟声又“转战”云梯,引体向上、悬挂提臀、悬挂卷腹、拉伸,他重复着这些动作。
“我每天早早到公园,先跑5公里,完了就玩单双杠、云梯,早上差不多运动2小时。”孙伟声说,以前自己身体不太好,退休后,每天早上坚持到公园做各种运动,回去还要练武术,夏天还经常游泳,如今体质明显变好。

10月17日,在乌市人民公园,孙伟声在双杠上运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别看我65岁了,你看看我手劲大不大?”说着,孙伟声握住记者的手,使劲一捏,令记者手心生疼。“这都是经常玩单杠、双杠用力练出来的。”
63岁的张新建经常到人民公园、鲤鱼山公园、儿童公园撸铁,他一手抓住杠杆,单手持续做十几个引体向上后,引来阵阵掌声。
张新建说,他退休8年,每天坚持到公园撸铁,平常在家里也会做俯卧撑、倒立、拉伸运动。“我运动这些年,没感冒过。”
张新建将自己锻炼时拍摄的视频发到社交媒体账号上,引来网友们的围观。一次,他在双脚上绑了43公斤木头做引体向上,这条视频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这个老爷子真牛,比我们年轻人厉害多了。”

张新建在人民公园单手做引体向上。图片由本人提供
广场上的快乐舞步
每天10时,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卡子湾街道红光山社区华凌古树小镇小区广场上,40多名身穿统一服装的老人们,伴着音律迈出整齐的步伐。
站在最前面的,是5名身穿红衣的领操人。“这是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我们已经跳了两年,现在大家越来越熟练了。”17日,领操人之一的谢霞说。
今年58岁的谢霞以前总是胳膊疼,手也抬不起来。听别人说,做操对缓解这些症状有帮助,她就学了半年的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胳膊不疼了、手也能抬起来了。搬到这个小区后,她常到小区广场做操。
“起初只有我一个人做操,后来姐妹们开始跟着我做操。现在每天有40多人做操,最小的50岁,最大的75岁。”谢霞给这支队伍取名“古树小镇健身操队”,为了做操时更美观,大家还自发购买了统一的健身操服装。
健身操时长1小时15分。结束后,有的姐妹们还不过瘾,就继续学习秧歌、维吾尔族舞蹈、恰恰舞等。

10月17日,乌市米东区华凌古树小镇小区广场,小区居民正在做健身操。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健身操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进行身体塑形,我们打心眼里喜欢。”退休一年多的王海燕说,练操一年多来,大家都成了姐妹,平常还组织开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茶话会等,“做操让我们成了朋友,大家平常有啥事,群里说一声,互帮互助,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