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行业巡礼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 自治区商务厅 / 文、图
在自治区70年辉煌历程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核心驱动力,全区商务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为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阿拉山口口岸铁路站区。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的“压舱石”作用愈发稳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攀升,从2021年的3584.62亿元增至2024年的3926.45亿元,消费已成为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等六项补贴政策,激发消费品以旧换新热潮。出台支持首店首发经济、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及促进服务消费、农村电商、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推动乌鲁木齐市成功获批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昌吉回族自治州获批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喀什市、伽师县等8县(市、区)被纳入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创新消费场景,举办“购在新疆”、老字号年货市集、电商直播节等品牌活动,有效激发市场潜力与活力。
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新疆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21年的1569.1亿元增至2024年的4341.6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全区外贸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以来,先后出台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拓展跨境电商发展、金融支持外贸发展等二十轮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夯实外贸保稳提质基础。培育外贸经营主体取得积极进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开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活动、拓展贸易促进平台功能,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等举措,外贸经营主体不断扩大,2021年至2024年,新疆有实绩外贸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6.1%。外贸新动能加快发展。获批4家跨境电商综试区,2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首单“两区外”保税维修业务、保税航油加注、“两仓合一”保税监管新模式落地新疆,海外仓布局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成效显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23年11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加快推动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推动资本、项目、人才等向自贸试验区集聚,整体建设蹄疾步稳,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截至2025年8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和取得阶段性成效达到全部任务的76.3%,先后出台各类支持政策54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35项,累计新设企业1.7万余家,增长89%;2025年1月至8月,自贸试验区内新设立企业6663家、增长10%;外贸进出口额1460.24亿元,占全疆的40.9%。新疆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引领全区高水平开放的“火车头”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
开放通道能级显著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高。聚焦口岸开放建设,强化口岸枢纽功能,推动开放通道扩容增效。别迭里口岸实现临时开放,红其拉甫口岸实现常年开放,伊宁航空口岸实现货运首飞,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启用,乌鲁木齐航空口岸完成迁建升级,全区对外开放口岸增至19个。持续加大口岸等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编制全国首个基于“一口岸一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建设方案(2023—2026年)》,截至今年9月底,口岸项目落实率达62.5%。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乌鲁木齐航空口岸、霍尔果斯陆路口岸、阿拉山口陆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乌鲁木齐市被纳入国家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阿拉山口等8个口岸复制推广“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通关时长由3到5天压缩至6到8小时。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在全国首创“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同时也是西北首个“国际卫生陆港”。2024年,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首次突破8000万吨,铁路、公路口岸运输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位。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紧紧围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出台推动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全力打造“投资新疆”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全方位宣传推介新疆,吸引国内外企业来疆投资兴业。出台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招商引资规范有序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从2021年的5429.9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9355.26亿元,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新疆,为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强大动能。
展会平台作用有效发挥,交流合作全面推进。“十四五”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和三届(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累计举办20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新品发布活动,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823个,签约金额达2.9万亿元。持续深耕国内展会平台,累计组团参加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投洽会等国内重点展会100多场次。主动“走出去”在周边国家办展,恢复并成功举办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新疆商品展览会等周边国家品牌展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合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国际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十四五”以来,新疆进入了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时期。自治区领导率团出访亚欧、中东非、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化与周边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友好互信和务实合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中亚及周边国家高级别代表团高频来中国新疆访问,互动日益频繁、务实合作全面推进,新疆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承办首届中乌地方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哈地方合作论坛等重要活动,推动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建立8个地方经贸合作机制。截至今年8月,新疆已与2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吸引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