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里迁徙到安家长居 塔克拉玛干沙漠成灰鹤新家园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 通讯员陈文杰报道)11月1日,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的油莎豆田里,成群的灰鹤正在引颈长鸣,悠然觅食。它们优雅的身姿与远处的沙丘交相辉映,构成大漠中一道灵动而独特的风景。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去年第一次见到灰鹤在这里过冬时,感觉很稀奇,没想到今年它们又来了。”当地观鸟爱好者石凌云说,3年前,随着油莎豆、冬小麦等作物陆续在这里种植,灰鹤等鸟儿也随之而来,冬日沉寂的荒漠变得生机盎然。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在策勒县达玛沟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员阿力木·亚库普也注意到了灰鹤习性的这一变化。“5年前的冬天只有十几只,现在每年冬天都来,数量也一年比一年多。”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在拜城县木扎提河流域湿地,成群的灰鹤在麦田里悠然漫步。观鸟爱好者马光义介绍,这片湿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这里冬天气候适宜,湿地周边食物也比较丰富,灰鹤、豆雁、白额雁等候鸟,已经持续多年选择在这里越冬。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灰鹤是一种优雅的大型鸟类。10年前,每到秋冬季节,灰鹤会从繁殖地南迁至云贵高原等地越冬。“过去,灰鹤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现在它们不仅留下来,还在这里安家越冬。”阿力木·亚库普说,“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会给灰鹤投喂玉米,近年来人与鸟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灰鹤选择在环塔里木盆地越冬并非偶然。近年来,该区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筑起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我们通过建设防护林、恢复湿地、种植经济作物等多项措施,有效改善了沙漠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防沙治沙方面,当地探索出草方格与防护林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固定了流动沙丘。同时通过科学调配水资源,湿地面积得以恢复和扩大,为野生动物营造出更适宜的栖息环境。

11月1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团结新村附近,成群的灰鹤在悠然觅食。陈文杰 摄
“灰鹤之所以选择在环塔里木盆地越冬,说明这里的气候环境、食物资源、栖息安全性已经能够满足灰鹤越冬需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分析说,“这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提升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