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丨丝路焕新彩 携手向未来——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引领区域合作提质升级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本届论坛有哪些亮点?取得了什么成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又将从中收获哪些机遇?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开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 摄
传递合作发展愿望
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主办方为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这次举办中国—中亚合作论坛,已经不是中国新疆第一次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今年4月,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今年7月,中国—中亚减贫合作中心和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新疆挂牌。
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阵容强大,汇聚了中国和中亚五国各界嘉宾约300人,其中不乏中亚国家政要。他们在天山脚下,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人文交流、深化合作等重大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进共同现代化”。纵览全程,这场思想交流的论坛充满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氛围,传递着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信心。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表示,吉方愿与中国进一步深化联合投资项目建设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共建联合电子平台、区域物流枢纽,支持在双边结算中更多使用本币,推动建立替代性的国际支付体系等。
塔吉克斯坦副总理曼苏里表示,期待加大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发展中亚地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引入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共同制定并落实有效应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毒品走私等跨境威胁的合作。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与会嘉宾也表达了与中国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并提出在互联互通、能源、金融、数字经济、农业等领域深化对华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1月4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的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嘉宾在国际大巴扎景区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内容丰富成果丰硕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主论坛的深入探讨外,还特别设置了参访活动及4场平行分论坛。
11月3日至7日,5天时间里,中外嘉宾分组赴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等地参访,集体参观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和中国—中亚地方合作成就展,亲身感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聚焦经贸、教育、减贫、妇女事业等4个领域,通过4场平行分论坛,表达观点,进行积极对话与交流。
论坛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乌鲁木齐)倡议》,呼吁各方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优化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打造和平安宁、休戚与共的安全格局,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享绿色发展、减贫、反腐败等经验,将妇女事业融入现代化实践等。
此外,本届论坛举办期间签约了一批合作项目,涉及经贸、农业、数字经济、物流、教育科技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均与新疆有关,例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工程国立研究大学共建中乌高效节水灌溉实训中心、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集团签署了关于中哈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产业园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与会嘉宾表示,本届论坛不仅是思想的盛宴,更是行动的启航。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化中国与中亚合作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在各国元首引领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关系必将迈上新台阶,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正如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副议长哈基莫夫所言:“此届论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是一个友好合作的平台,论坛上提到的许多合作方向能让我们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11月5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的多国代表团嘉宾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
给新疆带来多重收获
中亚,这片横亘于亚欧大陆心脏地带的土地,与中国山水相连、命运与共。
建交30余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实现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及在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个“全覆盖”。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更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人文、资源优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新疆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中亚各国客商共享新疆发展机遇,纷纷来疆投资兴业。
“目前,在新疆的中亚企业数量已达370家。”自治区商务厅厅长邢涛向与会嘉宾介绍。
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之于新疆,犹如一扇“世界之窗”,让各方来宾透过这扇窗,更好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感受新疆。
论坛期间,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合作的种子在此播撒,新疆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面孔让人陶醉,描绘出一幅中国新疆与世界团结共进、互利共赢的动人图景。
土库曼斯坦贸易和对外经济联络部高级专家拜穆拉多夫·拜穆拉特说,他随团参观了喀什古城、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疏附县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等地,对新疆各领域呈现的蓬勃生机印象深刻,“新疆的发展成就令人钦佩,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论坛上,不少中外嘉宾表示,对新疆的未来充满信心,将持续深耕新疆、投资新疆,并为新疆的发展建言献策。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成果丰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建议,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整体跃升,为国家向西开放提供新疆方案和新疆经验。